低息環境 「大鱷」恐回歸

人民銀行為保人民幣匯價而「挾息打大鱷」,不期然令人聯想起港元及英鎊遭受狙擊的兩場官鱷大戰。分析認為,人行此役出招見效,主因預期人民幣貶值幅度有限,惟低息環境下大鱷捲土重來也不足為奇。

「挾息打大鱷」一招多地央行也曾使出,如九七年大鱷炒賣港元及大舉沽空港股期貨,迫使港府大幅調高隔夜拆息至300厘,其後更動用外匯儲備入市,終成功擊退炒家。再追溯至九二年,大鱷索羅斯沽空最少值15億美元之英鎊,其時英國多次加息亦無助穩定貨幣,最終宣布退出歐洲匯率機制。

借貸成本增 逼走淡友

三場官鱷大戰結果迥異,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高息挾淡倉的成敗關鍵在於市場對該貨幣的貶值預期。他解釋,當年市場對英鎊及港元脫鈎後的貶值幅度無信心,「好多覺得至少貶20%」,而現時市場預期人民幣一年貶幅約4%,「簡單而言,淡友贏取的是貶值幅度,若沽空人民幣最多僅5%回報,借入成本卻大增,淡友自然離場。」

林俊泓又指,高息挾淡倉也需衡量對其經濟的負面影響。他解釋,當年英國及香港企業貸款大多以本幣結算,政府若長期維持高息,企業負擔將大增;但過去幾年人民幣持續升值,港企人民幣借貸情況不顯著,故挾高息對本港經濟負面影響不大。

但林俊泓指出,目前期貨價格顯示人民幣兌每美元或貶至6.9水平,反映市場認為現時的穩定屬暫時性,縱然拆息市場已見回順,惟在低息環境下投機者捲土重來也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