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創業板內憂外患

內地積極擴充企業上市平台,在支持新興產業公司上市集資更不遺餘力,除了深圳創業板發展得有聲有色,新三板近年快速擴張,加上上交所正籌備推出戰略新興板,內地市場發展相當進取。反觀本港創業板在扶持科技產業發展作用不理想,也面對內地交易所的強大挑戰,發展前景更見暗淡。

內地新三板門檻低

分析認為,本港創業板應推動改革,以容納更多創業公司,甚至設立門檻更低的上市平台,讓本港資本市場更具多元層次。但如何兼顧擴闊上市類別、及確保市場質素是挑戰所在。





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建議,如果本港市場希望增加競爭力,爭取更多增長型公司在港上市,惟有放寬創業板的上市門檻,同時加入更多科技專業人才參與上市審批,以加強監管能力。

無論內地抑或美國,其資本市場層次都比本港更廣,美國除了紐交所及納斯達克之外,也有場外櫃台交易系統(OTCBB)等,其上市標準甚至比本港創業板更低。西證國際副總裁馮時裕表示,不少中概股在OTCBB掛牌,這些公司其實是本港市場可以考慮吸納的對象,本港也可考慮設立類似OTCBB的平台。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內地新三板的上市門檻比本港創業板更低,屬於雛形企業,管治水平較低,許多投資者為私募基金。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質素要求嚴格,如果希望吸引更多增長型企業,可在創業板之下設立門檻更低的上市平台,亦要改革稅例等加以配合。他指出,本港缺乏適用於私募基金的有限責任合夥架構,難以吸引私募基金前來投資,所以應推動有關架構改革,讓私募基金前來投資這類初級企業。

面向集資額大公司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認為,本港上市程序複雜且收費高,適合集資額大的公司,其實已有不少大型科技公司在港上市。深圳及新三板雖有許多科技公司上市,但集資額較小,所以兩地市場難以直接比較。至於本港市場應否吸納小型公司,他稱,創業板公司的集資額亦不過一億元左右,如果集資額只有數千萬元的公司,但在港上市使費動輒千萬元,並不現實。

內地資本市場發展進取,與政府的主動角色不無關係,而且內地交易所間之競爭亦有利發展。資深投資銀行家暨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溫天納亦認為,港府應採取更加積極主動態度,增強本地資本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