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救市「5選1」無理

中證監在早前救市中,向上市企業提出「5選1」要求,其中一項是鼓勵上市企業於其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或市盈率、市淨率任何一項指標,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達到預設幅度時,主動回購股份。

未符合股東最佳利益

這要求誠如我說是把上市企業捲進政府救市漩渦中,干預企業於市場自由運作的原則外,也忽略市場對上市企業股票市價之估值所持基本要素,並非單純建基於股價是高或低於資產淨值,或市盈率是高或低於同行,而是有各自不同因素,故上市企業若按照中證監所列舉建議條款回購公司股票,恐或未符股東最佳利益,有違董事應以股東最佳利益行為原則的上市規則。

除這項對於上市企業回購股份建議,中證監對上市企業提出「5選1」的其餘4項要求,包括大股東增持、高層持股、股權激勵以及員工持股計劃等,不多不少涉及上市規則其中規範,大股東及高管增持或持股在上市規則來說,按年可增持數額及當期購入價格幅度都有規限。

員工入市托價不公平

至於員工持股計劃,建議由員工共同出資購入公司股票,這樣一來令員工財務負擔增加,二來員工共同出資買股,支持股價,員工變相要承擔風險並不公平,若如意算盤打不響,股價下跌,員工蒙受損失,還會影響工作情緒與士氣,並非是個好建議。

除此之外,無論是大股東增持、高管持股或員工持股計劃,執行上如何避免有違上市規則其中「內幕消息」和「內幕交易」的規條,也是個不得不處理及正視的問題。

內地以防股市再跌,對上市企業作出上述建議要求,就像我在前文就他們於救市期間對券商及銀行金融機構所作的建議看法一樣,乃是或未經深思熟慮下的倉促安排。

高管受查疑救市失當

內地這次救市處理經驗不足,方法亦可能欠恰當,最終必產生不少後遺症。救市結束後,有相關規管單位的高層未知因何緣故,相繼出事,亦有證券公司高層被傳正接受調查,以及有多家內地證券公司相繼宣布出狀況,被內地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些事件表面都與經營上違規行為有關,但不排除也是在救市時一些作為所惹的禍端。

這次救市後,有關救市期間的種種傳聞不絕於耳,屬是屬非雖無法證實,但「國家隊」於救市中動用逾萬億元人民幣,卻收不到預期成效,難免惹猜測,這逾萬億元人民幣資金投放到哪些股份?投放過程採取甚麼操作準則?

中港股市皆曾要勞動政府介入救市,特區政府當年救市清脆俐落,沒帶來太多爭議或後遺症,內地救市則擾攘至今近半年,問題仍纏繞不清,有相關人員相繼下台,港方九八年經驗,顯然未獲內地在救市中引為借鑑。

(從港股市場A股化說到內地股市之八)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40餘年,曾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及政府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現時亦是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