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新勢力:初創公司引資「勝」經

創意值千金,但萬事起頭難,要成功獲取第一筆創業資本,才有機會把空談轉化為商機。近年坊間創業培育計劃湧現,為有志創業的IT人提供資金、專業支援等,勢要把創意變成金。今期《創意新勢力》請來數碼港及科技園管理層教路。

科技園 注重團隊質素

香港科技園的創業培育計劃有三款,包括「網動科技創業培育計劃」、「科技創業培育計劃」,以及「生物科技創業培育計劃」,適合不同業務範疇的初創公司。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創業培育計劃主管莫偉軒表示,三個計劃的培育期分別為18個月、3年及4年,津貼資助分別最多達30萬、逾60萬及逾80萬元。在港註冊的初創企業,只要成立不足兩年,均可申請。

7個月融資2.5億

「計劃推出逾14年,累計超過350間公司畢業,且約79%公司迄今仍運作。另計劃內初創企業取得的融資,近20間在上一個財政年度共籌約2億元,按年升了6.5倍,而今財年首7個月已達2.5億元,成績相當鼓舞。」

他補充,計劃推出初期每年只得數間公司接受培育,但近兩年增幅非常理想,未計已畢業的公司,現時他們還有逾200間公司在計劃內。惟要留意,僅超過50%的申請團隊可成功加入計劃,究竟其他團隊失敗的原因是甚麼?莫偉軒指,填寫初創計劃書並不是最難的部分,反而團隊事前有否詳細了解市場需要、團隊自身的強項弱項等,這些因素更為重要。

掌握產品服務需求

從計劃書中,他指評審重視的是:一,計劃的可行性;二,能否在市場擴充;三,產品或服務能否有效、清晰地解決市場需求;以及最重要的第四項,團隊質素及組成。「市場會變化、技術或會被人超越,但優秀的團隊可永遠創新,靈活應對市場變遷。」

數碼港:重視創意商業

數碼港分別設有創意微型基金及培育計劃,前者半年內為創業者提供10萬元資助,後者兩年內最多津貼33萬元,金額尚未包括免租寫字樓。

上期收逾600申請

以數碼港培育計劃為例,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各有一輪招募,今年第二輪招募將於下月二十三日截止報名。香港數碼港管理公司行政總裁林向陽指,每次收到的申請數目都創新高,由○五年計劃初推出時僅收到25份申請,到今年六月收逾600份申請,反映本港創意創業氣氛愈趨濃厚。

林向陽指,在數百個申請中,評審只會邀請約100隊團隊面試,但要成功吸引評審目光,卻沒有金科玉律。「我們每次都會找不同背景的人士當評審,可能有IT界前輩、投資者、學者等等,他們的口味都會不同,有的較着重看產品、意念,有的則較看重團隊、服務的商業價值等,目的是讓計劃更多元化,及不會規限大家的創意。」因此,他鼓勵有志創業人士,不要因一、兩次失敗而氣餒,最重要是團隊能展現熱誠,向夢想努力前進。

私營巨頭齊撐新一代

公營機構以外,多間大型企業也出錢出力培育新一代創業家。facebook的FbStart、微軟的BizSpark、太古的blueprint等,還有新鮮出爐的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

阿里巴巴集團今年初宣布在港成立10億元香港創業者基金,終在上周四正式啟動,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對申請者沒有年齡限制,但要透過阿里的生態系統如電子商務、物流、移動端、雲計算等發展業務,故此業務須與互聯網有關。

留意股權回報條款

跟主席馬雲學做生意的想法吸引,但有別於科技園及數碼港的培育計劃不需要初創公司給予股權或回報,這基金投資初創企業時,只說不會持有控制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