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於金融海嘯期間紛劈息救市後,歐元區、瑞典、以色列、加拿大、南韓等逾12個地方的央行近年均先後加息,但之後無一幸免要掉頭減息,難怪不少市場人士憂聯儲局或過早加息。
各地央行幣策「轉軚」原因各異,當中以色列是海嘯後首批加息央行之一,息口自○九年八月全球經濟初見復甦時開始上升,由0.5厘升至一一年五月的3.25厘,惟受歐洲經濟轉壞及全球通脹放慢影響,息口卻掉頭跌至0.1厘。
憂寬鬆信貸會導致樓市過熱,瑞典央行無視失業率仍高企,於一○年開始加息,由一○年七月至一一年七月間累加1.75個百分點,至2厘,但其後面對通脹放緩和就業增長轉勢,加上希債危機升級,終在一一年底掉頭減息,現更成少數實施負利率的歐洲國家。
一一年因憂慮商品價格上漲而加息的歐央行,於同年年底轉軚。新西蘭央行更兩度轉軚,首先於一○年加息,到一一年初掉頭,去年一月又恢復加息,惟今年五月再減息。
對於外界批評,部分官員指事後孔明容易,但央行須對當下經濟環境變化作出反應。
瑞典央行副行長楊松去年稱,如果早知道通脹會跌至如此低水平,當局幣策理應更寬鬆,但鑑於幣策以經濟預測為基礎,而這些預測都不明確,轉軚是自然和難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