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k新鮮人:叫車程式有利難圖

我大約半年前已被朋友邀請安裝一個近日受關注的叫車App,由當時只限於叫的士至現在可以叫私家車,但我在香港還是一次也沒有用過。

我體會了叫車App經驗後,也打算加入做司機,幾個月前已不斷聽說司機的收入有多高後,我也曾冒出加入的念頭,心想若放假沒節目駕一兩日車,當娛樂或幫補供車開支也好。不過,心中很快出現一個問號,若可用私家車做生意,為何從來沒人這麼做?

雖然科技便利了這門生意,但若果有利可圖,以前總不會沒有人經營吧?我到運輸署網頁看看,當中列明載客取酬需領取出租車牌照,而且並非簡單申請,是要獲運輸署批准,目前牌照數目不多,主要是酒店、邨巴和結婚花車等,並且需要有效的第三者保險。這時我明白根本不能合法地使用自己的私家車載客取酬賺外快,便打消了這個做司機的念頭。

自己做司機不划算

不過,我也曾假設獲得牌照是否值得做司機呢?相信大家都知道商用車的第三者保險費用,比自用車輛的高很多,計一計這個成本之後,兼職做司機其實並不划算。若果不能解決保費貴這個障礙,合法化也不能讓這個行業發展起來。

其實警方並非打擊叫車App,實情是白牌車。想清楚,若果白牌車合法的話,的士司機大可轉開白牌車,那時誰受損失顯然易見。再想想,的士牌多年來沒有增發之後,我真的想不通政府在保護甚麼?

大健 

財務碩士畢業,投身財經記者行列數年,之後無論轉職歐資投行,抑或現任職英資金融機構,始終情繫中環,相信各有前因莫羨人。  

微博:http://t.sina.com.cn/taikin

作者:大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