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行業板塊個別發展

近兩周滬綜指和創業板綜指分別跌了8.03%和10.06%,逼近救市以來低點。七月內地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為五個月來首次下降。大、中、小型企業PMI均回落,特別是小型企業經營壓力較大。

分項數據顯示,終端需求明顯偏弱,新訂單、新出口訂單以及採購量均小幅回落。同時,企業在降低庫存,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均在下降,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大幅回升,反映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向好。

隨着地方政府把重點投向控制債務存量,房地產投資的上升也僅是正常的恢復。今年財政貨幣政策可以比去年更積極,下半年基建投資將是經濟主要看點。

創業板股PE仍高

從市場走勢來看,自六月中旬暴跌以來,各指數至今跌幅達20至30%左右。其中以上證50為代表的大盤藍籌在這波下跌中的20.3%跌幅為最少,但反彈也最弱;以中證500為代表的股票反彈力度最強。創業板在小市值股票中跌幅最大為33.4%、反彈力度最弱,且PE仍近100倍。

從板塊來看,銀行、電力、石油、軍工及食品飲料跌幅較少;計算機、綜合、商貿零售、有色金屬、通訊跌幅居前。七月九日至今,軍工、農業、建材、餐飲旅遊、交通運輸反彈幅度居前;銀行、石油、非銀、紡織、鋼鐵反彈較弱,其中金融和石油為下跌。

不過,共有83隻股票在救市之後創出新高,39隻次新股創出新高,12隻長期停牌股在救市政策之後復牌創出新高,多數為停牌半年左右。其餘32隻創新高股票多具備併購重組特徵。共有41隻股票在救市(七月九日)之後漲幅翻倍,共有15隻股票為次新股,其餘以中小市值企業為主,每股平均流通市值在53.1億元(人民幣‧下同),多數股票屬於軍工、西藏、借殼等概念股。

行業板塊方面,行業整體反彈特徵並不明顯,主要以主題或概念為主;反彈過程中,業績雖不是主導因素,但績差板塊反彈較弱;傳統消費板塊出現分化,在下跌過程中並不能起到避風港功能。上證50在反彈過程中不僅沒有上漲,而且還出現下跌。

創新高股票方面,本次創新高股票以次新股、長期停牌股(救市後復牌)為主,其餘股票多為重組、轉型等概念股,主要為中小市值股票,無行業特徵。翻倍股方面,以次新股和概念股(軍工、西藏、借殼)為主,平均流通市值53億元。漲幅50至99%的股票方面,主要集中於機械、化工、計算機、醫藥板塊,平均流通市值51億元。

筆者認為目前市場風格仍然以主題為主,板塊整體、個股業績特徵並不明顯;創新成長股的漲幅要好於國企改革股。

獨立股評人 薛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