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救市效用仍須觀察

回顧上周內地市場消息,政府強烈否認監管機構開始考慮救市資金的退出方案,同時,證金公司繼續通過銀行渠道為券商提供資金支持。數據顯示,中國此次救市共籌劃5萬億元人民幣,接近一四年中國GDP的10%,超過了之前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時宣布的4萬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政府以非常規手段限制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及機構減持,也限制沽空交易,且鼓勵上市公司及管理層回購股份,有些公司甚至要求員工每天匯報增持股份數量。

然而,儘管政府以非常規手段來限制股份的買賣且以大筆資金維穩市場,但是交易者未必都遵守這種手段,如媒體揭露中國人壽(02628)減持中信證券A股(600030.SH),證金公司減持伊利股份(600887.SH),儘管相關部門否認,但相信不是空穴來風。

綜合來說,內地市場仍處於國家隊救市維穩時期,市場沽壓緩和,但是究竟救市資金能夠維持多久,市場人氣是否能夠回升,仍有待觀察,畢竟內地市場多數股票估值仍偏高。港股市場受全球大環境的影響而弱勢,難以享受救市所帶來的外溢作用。

投資回歸基本因素

隨着希臘債務問題及中國股市沽壓緩和,市場資金將注意力轉向經濟增長、企業盈利和商品需求。內地政府繼續執行積極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來對抗經濟下行,有望受惠政策刺激還能有增長空間的行業,包括軍工、高鐵、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等,可預期這些行業將是港股及A股投資未來重要投資方向。

勝利證券基金經理 周樂樂(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