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減稅撬客 港零售業加霜

中央為維穩經濟不斷出招,除了減息降準及加大基建投資之外,亦出招刺激消費對抗通縮,剛宣布涉及進口消費品的五大措施,以減稅來刺激消費,目的是吸引民眾留在國內消費,若全部方案落實,有望刺激內部需求,但相對本港零售及旅遊業將帶來進一步衝擊,恐墮入漫長寒冬,不知何時才到春天。

國務院會議通過六月底開展降稅試點,主要針對需求大的外國進口日用消費品,並會逐步擴大減稅範圍,又結合稅制改革,完善消費稅政策,並恢復或增加口岸免稅店等,實行五箭齊發力挺消費,反映中國經濟面臨由投資拉動轉為消費主導的迫切性。

經濟升級發展到達拐點,可惜消費市道持續不振,面臨通縮風險,數據更顯示製造業產能再收縮,中央透過不同的調控手段,由微刺激政策至定向寬鬆,以至早前兩度減息,可惜至今仍未看到顯著效果,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巨大。由於中央期望以內需支撐經濟,在新常態下消費結構已出現變化,現在降低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可視為配合消費升級的針對性措施。

進口消費品關稅下調,對內地鍾情購買外國貨的消費者是好消息,不用到國外才可買「平貨」,但對依賴內地旅客的本港零售業,則肯定是壞消息,多隻零售及收租股應聲下挫,市值單日蒸發逾百億元,顯示市場憂慮在新政策下,內地消費者進一步減少來港,對於早已敲起警鐘的本港零售業而言,新政策等同雪上加霜。

香港自○三年對內地開放個人遊後,經濟更加依賴零售服務業支持,可惜優勢逐漸消失,一方面是內地經濟放緩,內地遊客對香港的新鮮感也大減,再加上港元隨美元升值,租金急升令更多經營成本要轉嫁給消費者,結果零售業面對急劇收縮,今年首兩個月合計零售總銷貨價值按年下跌百分之二,其中珠寶首飾及名貴禮物跌幅更高達百分之十五,業界憂慮情況會持續惡化。

訪港內地旅客持續減少,對本地零售業已帶來明顯打擊,還有「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預期全年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會錄得顯著跌幅。中央今次大力催谷國內消費來推動經濟,本港零售業風光不再是迫在眼前的事實,一旦針對旅客的各項零售銷售持續萎縮,遲早會影響本地需求,加上外圍包括歐洲存在通縮風險,希臘的債務危機又如同計時炸彈,意味着本港經濟前景更加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