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台業務涉嫌違規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台灣業務,陷入「身份爭議」。台灣經濟部於阿里在美國上市後進行調查,認定阿里於○八年透過旗下新加坡公司,拓展台灣業務的做法不符合大陸企業在台灣投資的規定,要求阿里半年內重新登記,否則將被逐出台灣市場。

雖然阿里已表明,若有需要會按規定程序補充資料或進行申請。惟事件仍然使人關注,內地科網企業拓展台灣市場所受的規管將會進一步增加。

百億台幣扶持當地創業

阿里於○八年開始,透過旗下新加坡阿里巴巴電子商務(阿里電商),拓展以B2B為主的台灣電商業務,由於阿里於開曼群島註冊,當時並由美國雅虎及日本軟銀作為最大股東,阿里電商在台灣外資身份一直未受質疑。

惟去年阿里在美國上市後,台灣經濟部就阿里控股架構作重新調查,認為阿里實際上是由大陸資本控制,所以決定向其作出12萬元新台幣罰款,並要求阿里在半年內,以大陸資本企業的規範進行重新登記。

對此,阿里旗下B2B業務發言人指出,阿里電商是按程序以外商身份在台灣成立分公司,並無任何偷步或隱瞞。阿里電商會與相關部門進行積極溝通及配合,若有需要會按規定程序補充資料或進行申請。

巧合地阿里亦宣布,將按計劃投入100億元新台幣設立投資基金,扶持台灣年輕企業家創業。

寶島規模細 料影響不大

根據台灣目前的規定,大陸資本對台投資需受到投審會的嚴格審批,其涉及國家安全考慮,往往會較一般外資更高。自去年台灣國安部門被列入投審會當然委員後,為Tesla生產電動車馬達的內地企業信質電機,就以對「台灣經濟發展不利」為由,被拒入股台灣富田電機。

騰訊(00700)亦在台拓展國際版WeChat等業務,惟不清楚會否也出現「身份爭議」。事實上,中移(00941)、華為及尋求收購手機遊戲神魔之塔開發商約兩成股權的雲遊(00484),亦曾被迫叫停在台灣的業務發展。

泓福證券聯席董事林嘉麒指,阿里台灣業務被要求以陸資身份重新登記或只是獨立事件。內地企業要拓展台灣通訊或網絡相關業務,將面對更大困難。但台灣市場規模不大,相信發展受限對中資科網企業的影響未必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