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美國步入佳境

在一四年第一季前,美國增長仍未理想,但第二、三季增長年率已調高至4.6%及5.0%。一四年勞工市場亦走強,十二月新增252,000個職位,同時失業率同月跌至5.6%。雖然復甦仍未全面繁榮,部分環節如房屋及資本開支等仍疲弱,但過去數月經濟擴展錄得顯著改善,何以如此?

以過去三至四年的分析為基礎,我認為現時減債進程已大致結束,而有關情況在過去為物業業主、消費者和金融機構帶來沉重負擔。減債結束預料有助消費者和企業開始動用更大部分的收益,從而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加速。

首先,私人機構的整體負債水平顯著靠穩。在一四年第三季,私人機構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降至230%,大致重拾○二年的財政狀況。換言之,近乎所有在信貸和樓市泡沫間的新增負債已被實際撤減,是非常正面的消息。

銀行信貸恢復增長

其次,銀行的放貸行為出現大幅變動。在○八至一一年間,美國銀行貸款減少近1萬億美元(由7萬億美元降至6萬億美元),相等於14%的減幅,正是美國聯儲局推出一連串量化寬鬆措施的目的之一,而近期當局已結束有關措施。

在一一年四月,銀行已大致完成修補財政,貸款開始逐步回升。從一四年一月起,整體銀行信貸的增長步伐按年回升至約9%水平。聯儲局在一四年十月結束量寬意味當局可退居幕後,並把創造信貸的責任交予銀行,現時銀行已毋須依靠聯儲局,並可獨立創造信貸。

值得注意的論點是,經濟復甦僅處初步階段。我認為過去四至五年的經濟復甦為人工現象,主要建基於聯儲局注入異常龐大的資金,以及長存續期資產價格對異常偏低的利率作出回應。此外,經濟復甦頗為溫和,包括工資增長偏低、房屋和按揭市場疲弱及商業投資低於標準。現時銀行有能力創造信貸,加上家庭和企業似乎再次願意借貸,意味美國最終可享有更正常並可自行持續的經濟復甦。

經濟擴張持續數年

若認同現時美國經濟僅處於復甦初期,而且走勢能自行持續並由私人機構或銀行主導,將對未來數年的資產市場帶來重要啟示。

首先,這意味商業周期增長可繼續擴張數年。正如個別華爾街經濟師指,現時產能使用率並不接近全面使用的水平。基於通脹和經濟增長率均非常偏低,我認為現時的擴張走勢或可延續至二○年。

其次,我認為上述情況對股票投資者非常正面,意味企業盈利將於大部分期間持續增長。隨着利率在未來兩至三年正常化,股價可能出現調整,但這進程應頗緩慢,股價所面對的利淡影響可望降至最低。因此,我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將會繼續增長數年。

祈連活

祈連活(John Greenwood)為景順集團首席經濟師,亦從1998年起獲委任為香港外匯基金貨幣發行委員會的委員。祈連活最為港人熟悉的是其「聯繫匯率之父」的稱譽,這緣於1983年他以Asian Monetary Monitor編輯的身份撰寫了一篇文章,提出聯匯的好處,同年港府亦決定把港元與美元掛鈎,至今依然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