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貴價賣樓 港人置業更難

「港人港樓」長沙灣喜盈早前賣個滿堂紅,房協緊接推出同區的喜韻,一房單位賣接近六百萬元,即使定價較同區樓盤低水,但對普羅上車族而言,售價高得令人咋舌。房協樓愈賣愈貴,已非一般港人所能負擔,跟其成立目的背道而馳。

「喜」字頭一直是投資者「恩物」,房協前年開售的長沙灣喜雅,樓價兩年多升值逾五成,更成為近年二手轉讓賺幅最大的一手單位。上月房協推出同系的喜盈大收逾四千票,開賣首日幾近一鋪清袋,並一石激起私人發展商推盤的千層浪,紛紛搶奪向隅客市場,為免肥水流向別人田,房協也加速提價推新盤。上車族面對如此悲哀現象,只能徒呼奈何。

房協作為獨立非牟利房屋機構,聲稱「為有需要的香港市民興建可負擔的完備居所」,市民對其抱有一定期望。但喜韻昨日公布首批單位價單,最便宜的一房單位正價索價五百九十萬元,對於本來已升到脫離民情的香港樓價,房協樓定價已叫做「忍手」,但肯定不是有需要市民所能負擔的居所。今年次季本港家庭收入中位數亦只約二萬三千元,即是一個家庭不吃不喝近二十年,才夠錢買得起房協一個一房單位。

香港樓市是個怪胎,十月整體私樓價格再破新高,七個月累升逾一成,而且面積愈細的單位,價格升得愈厲害,此反映上車族的需求,也意味着年輕人愈來愈難上車。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而美國明年勢必加息,均為本地樓市的重大不明朗因素,「黑天鵝」隨時出現。

當人人喊樓價太高,本地發展商已變得相當審慎,中資地產商卻在港「盲搶地」,最新動作是中國城市建設佔九成權益的財團,以較估值上限高逾兩成的豪價,投得馬鞍山白石地皮。財力雄厚的中資財團在港愈來愈活躍,而且出手闊綽,對港樓起一定推波助瀾作用,樓市一旦轉勢,最終及最大受害者仍是香港市民。

本港樓市風高浪急,但港人想盡早圓置業夢的熱情不改。房協「喜」字頭向隅客感到失望,無資格入住資助房屋,但又買不起私樓的港人更感絕望。政府與私人市場之間存在巨大夾縫,大量港人活在無助之境。

房協及市建局這類實情更接近私人發展商的機構,定位不倫不類。政府作為大地主,長期無力釋放土地作住宅用途,小市民只能繼續如同熱鍋上的無殼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