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跨域開實體店

科網企業發展跨域業務例子比比皆是,創辦6年的Evernote一直以雲端筆記簿App起步,逐步發展成為雲端辦公室,甚至首次開實體店賣自家品牌的文具。Evernote全球副總裁Linda Kozlowski於美國加州總部接受訪問時指出,Evernote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收費軟件,實體產品的意念是想令更多人都使用Evernote,目的不是為了成為公司主要收入。

目前Evernote用戶已逾1億戶,由於走實用路線,不涉政治,連facebook及Google未能打開的內地市場,Evernote亦擁有1,100萬用戶,中港台合計有1,360萬用戶,今年四月以10億美元估值成功融資。

去年軟件銷售逾9億

據科網媒體披露,去年Evernote軟件銷售收入增至1.2億美元(約9.36億港元),廣告收入增至5,000萬美元。

去年九月,Evernote將業務延伸至電商平台及實體文具,開設Evernote Market出售Evernote與不同的設計師合作的文具產品。

Kozlowski指包括中國在內,目前已在15個國家設有網店,在購買實體產品的同時,用戶亦可以用到收費版的Evernote。

變身雲端辦公室平台

Kozlowski指,公司與其他大數據應用的科技企業不同,生意模式只會圍繞產品,由用戶決定可以一直使用免費版或升級至收費版,她稱:「不少人以為我們可以透過記錄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模式,變相擁有大量用戶資料,從而可進行大數據分析賺錢,但這不是我們的做法。」。

在推出初時,Evernote只是一個智能手機上的記事簿App,但是看準雲端科技的商機,Evernote在記事簿App以外不斷增加應用軟件功能,配合雲端技術,打造成一個支持多個操作系統的雲端辦公室應用平台。

向Apple挖角提升設計

Kozlowski指,Evernote最大的轉變其實是3年前的一次決定。她指不少科技公司針對消費者的產品會特別着重介面設計,但面向商用的產品則很多時會忽略設計,他們亦曾犯下同樣錯誤,甚至直言Evernote三年前的產品是「Very Very Ugly!」。

Kozlowski表示,公司開始意識到即使是辦公室應用產品,一個具良好設計的介面,就會愈容易使用,於是着手改良設計,並挖角蘋果公司的產品設計師幫助提升設計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