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心頭高 無止蝕策略

今年六月上任成為投資者教育中心總經理的李博衛(David Kneebone)指,該中心的調查顯示,有近半受訪市民在過去一年參與金融產品投資,但當中不少對投資回報期望很高,卻沒有止蝕策略,目標並不實際。

港人知識豐 懶做功課

調查訪問了約一千七百名市民,顯示有四成五受訪市民在過去一年有參與金融產品投資,最普遍是股票及外幣。然而不少市民對投資仍有誤解,例如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人民幣一定會升值,是穩賺的投資;也有部分市民以為認購新股多數會賺錢,或以為投資保本的金融產品,至少可以拿回本金。

有參與投資的受訪者當中,超過三分一期望每年至少賺取20%回報,卻有逾半沒有訂下止蝕策略。李博衛表示,留意到香港人一般都有頗豐富的金融知識,但他們很多時都未能把知識轉化成明智的投資決定,最常犯的錯誤是沒有「做足功課」,作出的倉卒的決定。

着手教育滬港股差別

他笑言,小市民如的士司機及餐廳侍應都會跟他談及投資,不少人看到他的卡片更會向他「攞冧巴」。所以未來他會集中協助大眾建立正確的投資態度,而非單是提升他們的金融知識。

對於滬港通有望快將實施,他指會着手教育香港投資者兩地交易所制度的差別。談到香港的樓市,他指對香港高昂的樓價感憂慮,但認為如果有能力的話,在香港買樓仍是值得的,但選擇不置業亦不應成為不儲蓄的藉口。他表示希望看到更多港人能在年輕時上車,退休前供滿物業。

李博衛擔任投資者教育中心總經理前,曾在新西蘭金融知識和退休收入委員會擔任執行董事,協助統籌提升新西蘭全國金融理財知識及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