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遷論:致勝關鍵取決選股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推算,一四年美國經濟規模是17.4萬億美元,而中國的經濟規模則已達到17.6萬億美元,換言之,中國經濟已經「超美」。IMF同時預計,到一九年,中國經濟規模將是美國的120%。而就在不久之前的○五年,中國經濟規模還不到美國的一半。

故此,在十.一長假期後,A股復市就頂住了外圍市場普遍下跌的壓力,收市開門紅,當天高開快速回補了缺口,然後再次震盪向上,午後依然維持強勢格局,滬綜指再見反彈以來的新高,深成指當天的表現亦強,創業板指數出現「四連升」,直指歷史新高。

相信A股這種強勢不僅來自股民對牛市開局的積極反應,更是來自最近五年來少見的基金做好的底氣!盤路上看,九月中滬深兩市出現天量成交,日平均成交亦創了近五年來的新高。

與此相對應,八、九月份兩市指數亦強勁向上,滬綜指突破重重關口,深市的創業板、深綜指等紛紛逼近歷史高位。

這種價量齊升的表現,表明中外資金正持續入市,而有關資金做好的底氣和眼光,將決定大市行情的走向。從這個方面看,後市仍然樂觀。

股指升勢難一帆風順

除了盤面的表現外,從更深層的因素看,目前內地各項改革持續推進,而十月份將有四中全會召開、滬港通實行等利好的消息;在引資入市的同時,中央保增長措施加碼的迹象也正在顯露出來。因此,A股有政策護盤的預期並未消退,只要場內資金仍保持相對平衡的格局,那麼投資機會將會有很多的。

當然,近日內地A股在上升的同時又有所縮量,且獲利盤以及解套盤等壓力亦不小,因此股指的升勢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各指數之間、以及個股之間的分化將繼續存在。

可以說,這是一個需要更加重視選股的時代,只有那些由改革、轉型、升級力量所驅動,並符合市場發展方向和有着巨大想像空間的主線,才能進入易漲難跌的行情。例如我們一直強調的自貿區股、國企改革股、國安股、文化科技股和資產重組等改革轉型的概念,是值得投資者挖掘的主要板塊。

在現時,A股各板塊的表現則以天津自貿區、鐵路運價改革、智慧醫療和碳纖維等板塊的升幅居於列前。醫藥股亦崛起成為新的炒作熱點,大型內房股則繼續領漲。預料大市將慣性向上衝,短期內有望突破2,400點的上升目標。

中資基金經理 姚遷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於本港金融界工作超過20年,從事金融策劃及投資顧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