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辣兩周年 樓價勒住

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2)推出約兩年,整體樓價指數期內雖仍升11.6%,但升幅已收窄,屋苑樓價走勢各異,原由外籍客主導的東涌區,區內映灣園呎價由首次出招兩年累升逾54%,但加辣後樓價竟跌3.2%。反觀天水圍嘉湖山莊等上車盤,加辣後樓價續升逾27%。學者稱,加息及「佔中」等已為樓價帶來負面影響,政府毋須再加辣以免「殺錯良民」。

整體樓價升幅收窄

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政府一○年首度出招後兩年累升31.7%,但一二年十月底再推出BSD及SSD2加辣後,兩年間指數只升約11.6%。雖然該指數近期再度破頂,但樓價升幅明顯收窄約20個百分點。

二手交投續萎縮,深化樓價乾升的慘況,利嘉閣數據指出,首次出招後兩年,50指標屋苑錄約2.9萬宗成交;截至今年八月止,加辣後同批屋苑約二十二個月僅錄約1.43萬宗成交,交投進一步減少。

第一城嘉湖繼續飆

二手放盤減少,樓價自然逼升,在政府加辣兩年後,以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成分屋苑實用面積調整呎價計,十大屋苑中,只有沙田第一城及天水圍嘉湖山莊近兩年樓價仍錄逾20%升幅,分別升約22.7%與27.9%,但相比首次出招兩年後升47.6及49.1%,升幅已收窄約24.9及21.2個百分點。主因市場用家需求仍然龐大,故上車盤樓價在前年加辣後繼續飆升。

反觀一些非本地買家主導的屋苑,近兩年樓價受BSD掣肘,部分更出現「不升反跌」。近年缺乏外籍買家的映灣園,呎價升幅由首次出招後兩年累升54.2%,變為在加辣後兩年樓價下跌3.2%,差幅更達57.4個百分點。

美聯李錦榮稱,BSD推出前,東涌屋苑佔至少30至40%為外籍買家,加上SSD2推出,令投資者入市比例減少,至近月區內已罕聞外籍客入市。同區新盤近年搶奪二手客源,交投減少下,令樓價失去支持。

九龍站交投暴挫58%

九龍站及奧運站屋苑,在失去內地客購買力支持下,中原數據顯示,截至十月初,BSD推出後約兩年間,兩區屋苑分別錄約359及1,054宗二手買賣,較首次出招後兩年減少約58.1%及53%。

個別屋苑樓價更由升轉跌,如尖沙咀港景峯及九龍站凱旋門,調整呎價在首次出招後兩年,呎價仍升約16.1%及22.9%,但加辣後兩年,呎價累跌8.3%及6.1%。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政府出招令交投減少,樓價升幅亦見放緩,已達平穩樓價之效,即使新盤開價亦已「收斂」,扣除優惠更貼市價推,加上加息及「佔中」事件影響市民入市信心,未來住宅樓價料不會大升,故政府未有再出招的需要,以免樓價掉頭回落,最終影響持有物業的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