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內外不容顛倒

港股市場對中國內地企業前來上市的高度倚賴,是吸引國際資金匯聚,造就香港能躋身國際新股集資市場前列,並成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金融發展局的有關報告卻認為,過度倚賴內地企業會削弱本港作為國際性市場的地位,影響市場長遠發展,這觀點恰與實際情況背道而馳,究竟憑甚麼理據達到這結論?令我摸不着頭腦!

何謂「國際性」有商榷

我嘗試猜測為何得出這個結論。該報告既以「定位香港為國際首選的首次公開招股中心」為題,開宗明義認為本地市場不應偏重內地企業,必須有更多海外公司掛牌才算是「國際性市場」。苟若如是,則個人猜測這報告對於「國際性市場」與「國際金融中心」,實際上或有不同定義。

倘若我的猜測正確,報告認為本港現時高度倚賴內企掛牌的現象,削弱作為「國際性市場」地位的論點,不是無的放矢。惟其如此,我仍然不能同意報告所指過度倚賴內企,便做不成「國際性市場」,本地市場長遠發展會受影響的看法。

按照我個人之前對於企業海外上市掛牌的一般情況分析,報告期望能夠有更多海外公司前來上市,才符合其所定義的「國際性市場」資格,恐怕很難達到甚至會落空。

必須強調,我並非說因為期望更多海外公司前來上市並不容易,便要放棄這個工作。本港除了在主要國際金融中心方面較具優勢之外,本地市場高度自由開放、富吸引力的稅率,加上極具效率的市場與監管制度,都有利吸引海外公司上市,推廣工作仍然值得進行。

引內企上市更重要

不過,期望有眾多外企掛牌,以維持本港國際性市場地位的想法不切實際。當務之急是如何鞏固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其中的一個必須且有效的措施,恰恰與報告所說「過度倚賴中國內企上市」的論點相反,正是如何吸引更多內企選擇本港,作為境外上市融資平台。

正如我之前所說,對內地企業的高度倚賴是萬萬不能夠改變,否則,這個所謂區內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恐怕不保。這並非因為我個人有偏見,更非危言聳聽。

目前內地企業佔本地市場股份總市值近60%、佔數量40%,更佔日均交投逾70%。如果失去這些內企的支持,統統不再在本地市場掛牌,剩下來會是一個怎樣的市場?對國際投資資金還有甚麼吸引力?還會是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嗎?答案想已不言而喻!(未完待續)

(金融發展局政策研究報告討論之七)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