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Talk:大行薦股欠參考價值

上月是港股的中期業績高峰期,同時亦是各間投資大行研究部門的「加班」高峰期。

當熱門企業宣布業績後,通常會有最少四、五間大行根據其業績的優劣公布投資評級,有的會「唱好」建議買入;有的會「唱淡」建議沽出。一般人可能認為,聽從這些大行「建議」去投資,就算不能賺得盆滿缽滿,亦應跑贏恒生指數。為了驗證這種投資方法是否可行,現可採用以下一個投資模型來引證一下:

此投資模型選股的標準主要基於彭博對上市股票發出的分析師推薦評級(recommendation consensus rating)。此評級主要統計過去12個月內大行分析師們對該股做出的評級,並以1至5的數字表示可投資程度,分數愈高代表愈多分析師推薦,且平均推薦買入的比例愈高。該模型運作的原理是在所有香港上市的股票中,於每個月尾自動篩選出分析師推薦一致評級最高,且總推薦分析師人數最多(即最受各大行推崇)的十隻股票。

回報大幅跑輸指數

假設由○七年年初開始按照該模型篩選出的股票買入,每個月尾重複上述篩選步驟更新投資組合,如此直至今年八月,最後再將這一模型投資組合與恒指作一比較。

比較後發現,此投資模型在上述時間內的總回報竟然是負25%,相比同期回報達60%的恒生指數,回報結果真令人大吃一驚。更令人失望的是,此投資模型的投資組合只曾在○七年的首七個月跑贏恒指,其後直至上月皆一直跑輸。

筆者再比較模型投資組合與恒指多年來的回報走勢,發現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換句話說,無論恒指在期內出現大升抑或大跌,模型投資組合的升跌並不跟隨恒指升跌。亦因單月模型投資組合回報跑贏或跑輸恒指完全隨機,此投資模型對於投資恒指亦完全沒有可參考性。投資模型曾被調整為每季更新投資組合,但結果亦與每月更新投資組合相若。

以上意見基於眾多假設,讀者絕不應倚賴本文內容作出任何法律或投資安排。

浩邦金融董事 梁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