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匯局經費 業界拒磅水

上市公司頻出事,政府擬藉擴大財匯局權力,加強監管上市公司核數師,惟當局建議由上市公司、股民及上市公司核數師支付財匯局經費,惹來市場爭議。據了解,代表投資者、證券界及上市公司的組織均反對科水,同時會計師公會對有關財政安排有保留。`

證監水浸 毋須新徵費

綜合業界意見,主要有三個關注點,包括證監會水浸(儲備逾70億元),應由證監會交易徵費調撥而非設立新徵費;現時政府是財匯局其中一個出資方,認為政府將來於財政上同樣應責無旁貸;以及關注財匯局未來架構規模及經費涉資多少。

現時財匯局由政府、港交所(00388)、會計師公會及證監會出資,新監管制度下,政府認為財匯局日常運作及財政安排須獨立於政府,並建議採「用者自付」原則作為財匯局營運經費來源,向上市公司、證券交易及上市公司核數師三方按同等份額徵費。

當局沒披露財匯局未來經費涉資多少,但曾指有關證券交易徵費將獨立於現時證監會交易徵費0.003%,惟強調新收費將遠低於證監會徵費。

不過,證券界反對再增新徵費,直指幾經辛苦才爭取到將證監會交易徵費降低一成至0.0027%(今年十一月才生效),「有新徵費,咪等如加番上去?」認為應由證監會交易徵費調撥。

證券學會會長李細燕表示,現時其他市場的趨勢是收取一個綜合交易收費,而且滬港通即將出台,料港股日均成交額最少增100億元,證監會的收入水漲船高,由證監會調撥較適合。

名目眾多 恐再增收費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同樣反對要股民「埋單」,直指財匯局成立多年,沒有成功大案,同時股民不認識財匯局。再者,現時在港買股票已好貴,很多大戶寧願在美國買賣本港上市股票,「50美元全包宴,香港就算免佣,都有印花稅、交易徵費等,現時仲話因財匯局整多個徵費,萬一第日又話有其他新監管,豈非又整多個新徵費?開咗個頭,第二日可能會再加!」

政府出資 應責無旁貸

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稱,新監管制度有利香港資本市場,政府應繼續是出資機構之一,若不允出資,以及在財匯局理事會沒代表,但由政府審批財匯局的預算案未必能令出資方信服。

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稱,當局要解釋用者自付概念,及其他行業是否適用,「唔通使用銀行服務的人要付金管局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