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做多十年世界工廠?

外資撤廠近年時有聽聞,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屢被指不保,但《經濟學人》發表文章力撐中國,指很少地區「平過又安全過中國」。香港貿發局經濟師趙永礎更指「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在未來五至十年肯定不會被取代」。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第一副會長陳淑玲亦稱,中國經濟由過往傾斜於出口,逐步轉向由內銷帶動,即使出口增長放慢,但內銷訂單勢頂上。

成本生產力佔優

工資上漲及工廠環境惡劣問題一直困擾中國,迫使勞動密集行業遷往成本更低地區。《經濟學人》指此情況被誇大,據其就新興市場在一三至一八年間,勞動生產力相對名義工資預測增長統計,非常少地區的生產力及得上中國。孟加拉的工資加幅更將明顯高於中國,但生產力增長只及中國一半;越南的工資增幅跟中國相若,生產力亦遠較中國遜色。

身兼YGM貿易(00375)行政總裁及長江製衣(00294)董事陳淑玲稱,東南亞現時生產成本較中國低三至五成,廠商也會考慮東南亞跟美國及歐盟間的稅務優惠,但當地生產力僅為內地一半。她指港商在考慮海外設廠時,都會給予各地區評級,而政治是影響評級的因素之一。

趙永礎說,中國工人工資連福利介乎4,000至5,000元人民幣,東南亞僅200美元,柬埔寨更僅100美元,部分低技術行業如造鞋及製衣廠會遷往東南亞。中國過去卅年累積較高技術的生產經驗,尤其是消費品類產品,包括手機及板腦有優勢。

對於早前有調查指中國相對美國製造業的成本優勢,由十年前的14%縮至不足5%,四年後生產成本甚至較美國還要高。趙永礎認為「中國工資點升都追唔到美國」。

新興國貴且危險

另外,《經濟學人》在計算各國生產力時,特別加入營運風險因素,結果發現阿根廷、埃及和尼日利亞「貴過又危險過」中國,較中國安全且便宜的地區則為台灣、波蘭、墨西哥及秘魯。文章又指,隨着全球消費品的生命周期愈來愈短,加上網購風行,供應鏈位置愈接近消費市場愈佳,其中中國國民收入上升,生產商勢更着重內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