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中國競爭力不倒

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國依賴出口,但很多商品實際只是在中國加工或組裝,帶來的附加價值甚少,對中國GDP的貢獻微乎其微。其實,中國製造的大部分產品都在內地消耗。

雖然中國出口份額(只在中國加工或組裝)持續下跌,但仍佔出口總額的38%,而○一年的份額則為50%。在中國組裝的蘋果公司iPad產品,是加工出口的最佳例子,對中國帶來的附加價值甚微。根據分析,在美國銷售的每部設備可為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增加229至275美元(一部iPhone或iPad的估計出廠價值),中國經濟從中可獲得的利益只有約10美元。

出口對於中國十分重要,特別是對從事組裝工作的工人,但中國是一個由本地投資及本地消費帶動的經濟體,出口只扮演輔助角色,由中國製造的絕大部分商品均供國人消費。

關鍵在維持生產力

多年來中國製造業工資快速增長,據國際勞工組織(ILO)數據,中國工資主要由政府政策帶動,過去十年增約三倍。儘管工資和燃料成本大增,中國目前仍然具競爭力(即使與墨西哥比較)。去年,中國佔美國進口商品的份額增長到19%,而墨西哥的份額約為12%。

面對工資快速增長,中國製造業如何保持競爭力?答案是生產力同樣快速提升,部分是靠加大對先進設備的投資。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中國佔全球機器人付運量的份額,從○○年的0.4%升到一一年的13.6%,今年更將增加到17%。此消彼長下,美國則從○五年的18%跌到去年的16%。

銘基亞洲首席投資策略分析師 Andy Rot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