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國際化 須通盤改革

香港新股集資市場已連續兩年失落全球第一的寶座,今年形勢更嚴峻,市場歸咎是近年普遍缺乏重磅新股,尤其是國際大企業在港上市所致。金融發展局發表題為《定位香港為國際首選的首次公開招股中心》報告,指出多個窒礙吸引國際企業上市的老問題,包括來源地及行業分布狹窄,市場基建及招股程序未能與時並進等,結果造成今日的困局。

港股背靠內地,由中資撐起半邊天,是不爭的事實,現時中資(包括國企、民企H股及紅籌股)佔港股市值逾五成半、佔港股交投更高達七成。內地巨企上市,確為港股帶來過光輝的日子,最大及第二大宗首次公開招股,分別為一○年的農行及○六年的工行;同時也不乏知名國際企業,好像一○年上市的友邦,也是史上有數的大型招股。

可惜隨着內地未上市的大型企業買少見少,而內地的新興互聯網企業例如京東及阿里巴巴等又選擇赴美上市,與香港擦身而過,如果現在還不發力吸引國際企業來港,前景真的令人擔心。

早前因為阿里上市掀起的「同股同權」爭拗,現在雖已降溫,但金發局的報告,似乎也認同確實錯失了一家有吸引力的企業,改革新股市場的必要性並未畫上句號。由於香港上市規則乃主要跟從普通法,限於以傳統的公司架構上市,令其他司法管轄區的企業不容易來港。這些限制是否有必要,監管機構應否寬容一些與時並進,值得探究。

美國的Google由兩位創辦人透過B股「以小控大」,早前更讓沒有投票權的C股流通,股價僅低於A股 (一股一票)些少,成交則追貼,反映無話事權的股票一樣受追捧。這便引伸出另一個想法,就是港股可否劃分為不同市場,讓不同類型的股票及風險喜好的投資者「自行配對」,為市場提供彈性。

在爭取國際企業來港之餘,也不能忽略一眾市場參與者的權益需要平衡。香港散戶眾多是歷史傳統,如招股機制向大戶傾斜,應如何服眾,中小型經紀又怎看。小股東缺乏例如集體訴訟的救助機制,自然很難說服市場接受股權結構及管治模式創新。如把市場細分為不同產業、不同風險的架構,參考過往創業板的經驗,也難令人有很大信心。

因此,改革必須有全盤考慮,從監管理念、法規制度、投資保障、市場分層及鼓勵創新等,構建一幅大藍圖,並且要長期作戰。如果只望逐項擊破,恐怕最後會落得原地踏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國際化是香港的出路,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匯聚,才能減輕過度集中於中資股的問題,香港作為中國門戶的角色正起變化,港股確實要想一想如何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