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炒股博翻身

全球央行變身「炒家」!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央行研究及顧問機構──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OMFIF)調查顯示,低息環境促使包括人民銀行在內多家央行轉投股市懷抱,近年買入逾1萬億美元(逾7.8萬億港元)上市公司股份,差不多是港股總市值約三分之一,為股市主要玩家。

是次OMFIF調查全球162個國家、合共400個公營部門機構,包括157家央行、156隻公共退休基金及87隻主權財富基金,發現合共持有29.1萬億美元市場投資,當中包括黃金。

華買歐股撼美元霸權

報告續表示,金融海嘯後,各國央行競相減息來刺激經濟,惟同時推低債息。OMFIF估算,低息環境導致全球央行至今合共「損失」2,000億至2,500億美元利息收入。為彌補回報下降,包括央行在內的公營部門,近年買入逾1萬億美元上市公司股份,但沒有披露投資基數或投資分布。

報告又點名指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是全球最大公營部門機構投資者,最近人行更似乎直接買入歐洲重要企業的少數權益,惟相信中國對歐股的興趣,「某程度出於策略性」,藉此「抗衡美元的壟斷地位」,反映中國環球金融野心。

港外匯基金揸重股票

其他公營部門中,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NBIM),所管理8,800億美元資產中,六成投資於股票;截至去年底,瑞士央行旗下4,800億美元管理資產中,15%投資於股票。

值得留意是,本港外匯基金投資組合中,股票佔很重要比重,一二年港股投資收入307億元,環球股票投資收入428億元,去年港股投資收入降至101億元,惟環球股票投資收入增至718億元。

恐加劇資產價格過熱

央行轉投股市或會加劇資產價格過熱現象,同時環球逐漸走向加息周期,市場憂慮央行何時「收水」,會否對股市造成嚴重衝擊。霸菱資產管理董事方偉昌認為,央行資金增加股市的投資比重屬必然趨勢,但資金主要流向歐美市場,流入中港股市及新興市場股市只屬少數。

他又說,央行投資股市的資金比例不會太大,相信美國明年才加息,屆時全球真正步向加息周期,但步伐緩慢,相信歐美股市的收水壓力不會很大。至於資金會否因而流向中港市場?他說港息跟隨美息,股市會有波動,唯一有機會吸引央行資金,要看中國會否放寬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