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地冰火兩極 加速樓市下行

樓市再現不祥之兆,昨天截標的兩幅住宅地皮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異象。位於啟德發展區的高密度住宅地皮,接獲十二份標書,大致符合預期;但位於大埔白石角的低密度豪宅地皮,只得四份標書,反應極為遜色。雖然入標數目與最終以甚麼價錢賣出,並無必然關係,從中卻可見,發展商沒有一窩蜂搶地,而是選擇性落注,背後自然是對後市有戒心。

在今年三月,一幅位於大埔白石角的住宅地皮以流標收場,在缺乏參考價底下,難免影響到今次另一幅地皮的競投氣氛。市場估計由於有流標的前車之鑑,政府訂底價時可能較鬆手,可惜仍無法引起「執死雞」的興趣。相反,之前出售的幾幅啟德發展區地皮,由於屬供應一向較少的市區土地,每次均收旺場。這現象反映土地市場呈現分化,發展商傾向押注贏面較高的項目,避開贏面較低的。

其實,土地市場分化早在去年已見端倪,就是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辣招,其後樓市開始轉勢之時,在土地供應較多的地區,例如將軍澳及沙田九肚,多幅地皮愈賣愈平。踏入今年第二季,擔當未來土地供應火車頭的屯門,幾幅住宅地皮的樓面地價,已跌回十二年前,而大埔白石角地皮更要流標。另一方面,九龍及港島區住宅地皮,做價相對平穩,體現物以罕為貴的道理。

發展商從入標成功買地,到推出項目預售,往往要兩三年時間,屆時樓價處於甚麼水平,當然無人能預知。不過,目前的市況肯定對入標價有直接影響,若然對後市有保留,又怎會貿然高價搶地?現時政府每個月均有地皮推出,整體供應不斷增加,從簡單的供求原理也可知,會增添樓價下行壓力,就算入標踴躍,亦不代表地價可升,看看屯門的情況便清楚不過;若然入標冷清,則更堪虞。

因此入標買地經常忽冷忽熱甚至流標,是市場的新常態,毋須大驚小怪。環顧潛在土地供應較多的地區,壓力必定較大,如果地皮用於興建高密度中小型單位,壓力則再加一等,因為未來三、四年可供出售的七萬多個私人住宅單位中,多過一半屬這類單位。在後市愈見審慎及供求因素主導下,土地市場分化的趨勢會更明顯。

當前樓市的表現十分詭異,交投偏少容易反覆,甚至因為缺盤而出現搶高價,但這些只屬短期現象,長期始終會跟着大趨勢順勢而行。現時待售樓花數以千計,新盤開售免不了要以低於二手價招徠,可視為市場的實時指標;至於土地價格分化,只有少數供應短缺地區的地價才能企穩,則可視為市場的預期指標。無論實時或預期指標,均呈現相同趨勢,就是樓市下行壓力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