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避險買債 泡沫四處游走

在美股迭創新高之餘,資金亦湧入債市,十年期美債孳息低見兩厘半,不獨美債,一些曾使投資者聞之色變的「歐豬」主權債,孳息亦跌破三厘關口,反映在資金氾濫之下,投資者對避險資產仍趨之若鶩,但債市泡沫又有死灰重燃之勢。

股債齊升雖非罕見,但多少反映現時金融亂象,道指和標指持續創出歷史新高,惟同時成交下降和基金經理提高現金水平,而科網股和細價股走勢更背道而馳;事實上,美股高處不勝寒之聲音早就響起,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遠遠追不上股市的升幅。

美股抵不抵買屬見仁見智,但並不代表美債更具投資價值,只是資金欠缺出路變得飢不擇食;聯儲局雖然退市已及一半,但去年由日本接上,下月有很大機會再由歐洲接力,再量寬規模預期超過一萬億歐元,較美國力度更大。此外,人口老化使退休基金對無風險資產胃口增加,中國的三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在可供選擇不多的情況下,亦要不斷增持美債。

歐央行下月有機會實施存款負利率,在低息和低通脹之下,國債回報率縱使偏低亦有吸引力,而且交易員更在意債價上升帶來帳面利潤。借貸成本低企,富豪借大額孖展買債券,亦有優厚利息淨回報。債券成奇貨可居,不過關鍵是投資者對息率和通脹的預期未有變更,無論央行如何落力,仍無法谷起通脹,甚至加息也拖得就拖。然而當情況一旦逆轉,亦將加速泡沫爆破。

聯儲局提出縮減買債規模之初,曾為美國債市發出警號,債息曾升至三厘,料不到在退市啟動後,債價反而逐步回升。當債市最瘋狂的時候,債息一度低見一厘半,垃圾企業債亦大受追捧;當前的泡沫程度好像有所收斂,但只是曾被嚇跑的投資者重新擁抱歐洲市場。

德債息跌至一厘四,較美債最牛時更低;一度陷入債務危機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收益率居於三厘以下的歷史低位,剛脫險的愛爾蘭債收益率低於英債,甚至仍處垃圾級的希臘上月發五年債收益率亦低於五厘,歐洲企業高收益率債券的回報現僅得三厘六,狂態再度呈現。

今年初新興市場的匯價大震盪,使資金湧入歐美等成熟市場;地緣局勢緊張無日無之,今年輪到烏克蘭和東亞產生事端,而且牽涉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新興市場大國,結果使資金池進一步集中。尋找避風港是常情,但投資者最重要考慮的因素不離回報率,與風險因素作出衡量。現時全球均視通縮的風險大於通脹,甚至中國也不能幸免,但正如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警告:如果認為通脹將無法反撲,可能是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