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科研是轉型基石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由○七年14.2%的高峰輾轉持續回落至一三的7.7%,中國進入一個較溫和的增長期已是一個不爭事實。中央將重點放在加快轉變經濟的發展模式,從過往以借貸推動固定資產投資的「粗放式」發展轉向「重質(包括改善民生及保護環境)」 為導向的發展模式。

要成功轉型及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即處於中等收入水平並停滯不前),筆者去年已提出中國應借鑑南韓提升人力資源,藉此生產較高增值的產品。單是提升人力資源是不足夠的,科研發展是高增值產品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儘管中國投入科研的資金已由○六年的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幅攀升至去年的10,000億元,但當中只有10%的科研成果能用於生產,相對於發達國家的40%,比例顯著偏低。在發達國家,科研資金除了由國家補貼外,很大程度由私營企業從收入提取2.5至4%用作企業的科研投資,但中國企業用於科研投資的金額卻低於企業收入的1%。

借鏡南韓三星模式

事實上,中國在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為不少國外名牌產品製造大量低成本及高增值產品,從中已掌握相當成熟的開發技術,只要中國企業願投放更多科研資金,結合現有生產技術和對本土市場消費群的認識,絕對有可能發展為內地成功的品牌,華為和海爾便是近年成功的例子,更可進一步邁進國際市場,建立國際品牌。這樣才可真正向高增值生產進發,改變現有發展模式。

這條發展路徑並非天馬行空,遙不可及,試想南韓的三星25年前仍是為美國品牌加工和代工的企業,但經過二十多年的人力資本和科研投資,今天已成為全球電子產品的領導者之一,不下於美國的蘋果公司和日本的索尼。

中國要提升科研用於生產的能力,首先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的保護,讓私營企業有動機去研發新技術和產品。由於科研屬高風險投資,國家或多或少要對企業的科研計劃提供資助,又或是提供科研投資的稅務減免。

在科研人才培訓方面,國家應資助年青人在國內外頂尖的大學及科研機構接受教育和培訓,並提供理想的待遇和工作環境,留住高生產力的科研人才。沒有科研能力的提升,經濟轉型只會像以往一樣流於空話。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包括中國經濟政策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