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貴要調整 熊仍未出沒

雖有「滬港通」好消息沖喜,可惜威力短暫,港股昨天已隨外圍下瀉,科網概念股更是被掟得最慘的板塊之一。其實,本港上市的科網股捱沽並非個別事件,全是追隨早一晚美國科網及生物科技股的小股災。歐股昨天開市後,科網股亦同樣遭殃,反映全球投資者正唾棄新經濟板塊。這引伸出兩個問題。首先,科網及生化等新經濟股的泡沫是否已爆破?其次,持續五年的美股大牛市是否氣數已盡,即將步入熊市?

單看技術走勢,新經濟股可視為見熊。一眾科網概念龍頭股股價,普遍由高位回落超過兩成甚至更多,例如Twitter已回吐四成幾。至於美國上市的生化股,回吐幅度更大,跌幅過五成的比比皆是,泡沫肯定已爆破。由於冧市有星火燎原之勢,很多圖表派分析指出,目前主要股市指數走勢,與過去多次熊市來臨前十分相似,推斷不但熊市逼近,後果甚至會超過八七年股災。

不過,話要分兩頭。科網及生化股無疑跌得誇張,但是否已到了股價與實際價值出現超大折讓的熊境界呢?答案是未必,因為很多股份以現價計,仍然非常貴。早在一些炙手可熱的科網及生化股上市時,不少分析報告已警告,按收入及盈利計算,招股價太貴,Facebook及Twitter是表表者,投資者卻充耳不聞、寧願「追夢」,深信收益高增長可持續多年。現在遊戲暫時玩完,股價下跌不過是讓估值回歸基本面,並非淪落到物賤鬥窮人的賤價,新經濟板塊嚴格來說只是大調整,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熊市。

事實上,作為新經濟象徵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從牛市起點走到現在,論技術走勢,遠未及二○○○年科網泡沫時期的陡峭和急進,如果歷史可為鏡,便不可斷言新經濟已經走入熊市。相對而言,代表整體股市的美國標普五百指數,危險性看來更高,升勢之急和持續之久,比二○○○年及○八年兩大熊市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危才對。

不過,觀察技術走勢測市,等於用快速測試診病,只供參考而已,因為技術走勢呈現的是結果而非原因。每逢熊市出現,必定看到基本因素惡化,例如經濟衰退、陷入通縮、市盈率高到超乎現實、市場利率快速上升等。論經濟基本面,現在未看到即將步入大熊市的危險。

新經濟股估值超高,已無人願接火棒,益了舊經濟板塊復活,由於這類價值股的估值未算瘋狂,眼前要擔心的主要是加息風險。不過,觀乎聯儲局最新公布的議息紀錄,對資產市場仍然愛護有加,應沒有即時危險。可惜,聯儲局內部對加息態度分歧大,利率前瞻指引又形同失蹤,令股市日益變成鬥快衝、鬥快縮,就算未見熊,波動也夠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