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台北買樓港策略
台北樓價指樓走勢
台北近年驟變成不少港人渴望安居之地,有當地承做港人物業買賣的律師表示,近兩、三年其經手的港人在台北物業買賣宗數倍升。雖然台北市中心樓價去年升達17%,平均樓價達566萬元(港幣‧下同),平均呎價近4,900元,但距離台北車站數個捷運站的新北市(台北市周邊地區),住宅平均呎價僅2,500元。平均斥300萬元已可買下1,200方呎單位,難怪令港人動心。
港買家近兩年激增
來自香港的台灣執業律師黃文彪稱,港人在台買樓在兩、三年前開始增多,去年初起更明顯增長,大多為保值、投資或旅遊時自住之用,與移民無關,大部分港客一筆過付款,「呎價5,800元已可在台北市買到豪宅,仁愛、信義地段則逾7,000元,公寓(即香港唐樓)呎價2,900元,由於樓價遠不及香港,相信港人來台買樓續穩定!」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經理蘇啟榮稱,外國人居留在台人數很少,去年僅1,399宗成交為外國人促成,佔全年買賣0.36%。
受市場資金充裕,加上台灣○九年下調「遺贈稅」(遺產及贈與稅)後,吸引海外資金回流,而近年國際金融市場不景氣,資金加速流入樓市,帶動當地樓價上漲,尤其是台北地區,○八年金融海嘯至今,樓價升達90%。但他料,美國聯儲局逐步「收水」及進入加息周期,樓價亦已高企,今年持平機會較大。
新北桃園 上車首選
蘇啟榮稱,台灣人仍抱「有土斯有財」觀念,只要負擔得起,大多希望擁有自己的房子,相當多年輕人買樓時首期要靠長輩幫忙。台北市樓價已遠超一般年輕人所能負擔,因此新北市(台北市周邊地區),甚至桃園近年成為「上車」族首選,但台北市租金相對仍算便宜,年輕人仍有能力留在市內。
事實上,即使在台北市,文山、北投及萬華為被當地評為CP值(性價比)最高的三個行政區,該三區平均呎價僅2,900元,價錢較親民。
三年前到台北「開荒」的中原台北董事總經理周永輝稱,香港辦事處的確收到不少買台灣樓的查詢,每月都有兩、三組客人在港預約到台北睇樓,但「睇多買少」,買家不乏家長,為在當地升學的子女作宿舍之用,他們一般看中大安及中正區、面積介乎300至600方呎、售價200萬至500萬元物業,其他港人則分散在各區豪宅,很少聚居一起。
物業散租 回報達7厘
周永輝稱,台灣土地所有權為永久的,但台北近年出現一些五十年或七十年所有權的物業,由於位置接近台北車站及「大巨蛋」,曾有港人斥約200萬元買下Studio式單位「散租」予旅客,回報達6至7%,高於一般住宅租金回報的2至3%。
他強調,以距離台北市中心半小時車程的淡水為例,住宅呎價僅約2,000元。隨着未來淡江大橋、北側環快道路、輕軌捷運延伸線的落成,新市鎮成形後樓價不難倍升。
港人在台買樓注意事項
‧台灣以「坪」為計價單位,1坪大約為35.7平方呎
‧台灣土地所有權為永久的,在購買房地產時,買家會有兩張權狀,分別為「土地所有權狀」及「建物所有權狀」,權狀內標示的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香港需要標示實用面積,但台灣仍未有此項要求,買家宜到政府查看土地及建物謄本了解細節
‧買房地產作投資用,要注意「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規定,兩年內轉售需加徵稅款,當地住宅空置率較高
‧注意各區氣候分布:北部多雨;中部期間雨水較少;南部氣候較像香港;台北市部份地區較多雨及潮濕
‧查清大廈行人路旁「騎樓」及停車位所有權及使用權問題
‧查清買賣契約條款,以及最好透過「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機制」保障利益
‧購買房地產的資金不會列入投資移民的金額內
資料來源:黃文彪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