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後繼無人

環球金融市場變幻無常,長線投資者吃盡了衍生投資產品所帶來的苦頭,使投資活動變得愈來愈短線,大量資金都在追逐短線利潤的結果,是既給金融服務業界帶來愈來愈激烈的競爭,也給曾是眾所羨慕、天之驕子的金融從業員,尤其是一眾大型國際投行人員,帶來前所未有的工作壓力。

○八年環球金融海嘯,對於遭逢財務損失,例如購買了雷曼迷債及累計期權(Accumulator)等衍生金融投資產品的投資者,固然是刻骨銘心。負責銷售有關金融衍生產品營銷人員,客戶損失及抱怨給他們帶來的心理壓力及歉疚,自然也不輕。

硬銷產品日子難過

不過,生活仍要繼續,工作業績上的考核,為了爭取表現及收入,讓他們最終仍難以在業務利益與客戶利益之間,取得絕對平衡。銀行櫃台人員恐怕仍要向客戶推銷各類金融產品,投行的營銷人員也難以停止給客戶推銷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的金融衍生產品。客戶最終是贏是輸,心裏既沒有底,壓力不期然存在,日子自也難過。

金融服務業過往薪高、容易賺錢的特質,使這行業一向成為年輕人嚮往的工作,但經過過去十多年的市場發展與變化,業內競爭愈趨激烈,這個行業已今非昔比,吸引力也大大地降低。

雖然國際投資銀行薪酬仍高,但背後的壓力,卻從未有像近年那麼大,而投行動輒於市場低迷時大幅裁員,亦令在職員工經常寢食難安。

環境惡劣嚇怕新血

投行的工作壓力固然令年輕擬入行者感到猶豫,縱然如此還有高薪吸引,但同是從事金融服務的證券經紀業,情況就更加糟透,各類金融衍生產品充斥及投資技巧愈來愈專業,讓散戶再不容易於投資市場上賺錢,很多都已選擇離場而去。

此外,銀行加入競爭,自恃財雄勢大搶去不少證券行的客戶,加上業界間又你爭我奪,惡性減佣競爭,令經紀從業員雪上加霜,再不能夠依靠佣金收入維持生計,很多都被迫犯險投身股市自行炒作,如此嚇怕人的惡劣情況,又哪裏能吸引到新人入行。照我觀察,願意投身證券經紀服務這行業者,已經幾近絕迹,行業最終亦將後繼無人。

事實上,近期受鼓吹及陸續推出的各式各樣互聯網金融,正進一步威脅傳統金融服務業的生存空間,銀行業如是,證券經紀服務更會是最受衝擊的一環。

本地證券經紀業面對爭相大幅削佣搶客的網上電子買賣平台,早已吃盡苦頭,這個情況發展下去,證券經紀服務業面對的逆境將更嚴峻。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