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師:補價仲裁機制可取

政府審批地契條款等土地行政程序時間冗長,為減省時間,提出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以加快達成補價協議。有測量師稱,仲裁機制對加快審批未必有太大幫助,但在補價金額處理上較公允。但近年補價個案不多,政府補價收益大減,昨公布的上季補價收益按季少48.6%至僅約3.9億多元,為近六個季度新低。

可公平處理金額

施政報告提出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通過仲裁方式加快達成補地價協議。

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價部董事林晉超認為,仲裁訴訟牽涉到法律觀點,處理上亦需要時間,故對比地政總署的上訴方案,在時間上未必有特別優勢,但在補價金額則能公平處理,認為仲裁機制較可取。

補價收益6季新低

另有業界稱,現時問題是補價金額過高,並非出於審批程序,即使仲裁亦不能迫使發展商支付補價,但若政府願降補價金額,則另作別論。

近期政府補價收益亦呈回落迹象,地政總署公布,上季補地價收益合共錄得3.92901億元,較對上一季的7.64901億元,按季大減約48.6%,創近六個季度新低。

期內最矚目個案為恒地(00012)李氏家族的白加道35號大宅,上月以約3.3592億元完成補價,涉及面積約26,674方呎,每方呎補價金額約1.26萬元。另筲箕灣阿公岩村道5號簽立特別豁免書,准作寫字樓及食肆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