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頻外訪拓展市場

面對日本國內經濟不景、人口老化、出生率低企,以及中國和南韓的競爭力日益增強,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未滿一年,馬不停蹄進行了十二次外訪,旨在把傳統以歐美為重心的日本出口市場,拓展至如緬甸、印度和東非等蘊藏龐大增長潛力的地區。

鼓勵新興國進口日貨

安倍今年已出訪中東、東南亞和東歐多國,並計劃明年到非洲訪問,部分國家位處印度洋沿岸。他上月底出訪土耳其,曾與該國政府商討加深雙方在核能領域的合作,推動其向三菱重工等日企購買設備。而截至九月底,日本投得5.04萬億日圓(約510億美元)基建合約,雖比中國和南韓去年的基建出口尚有距離,但較去年全年增長57.5%。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總裁田中明彥認為,印度洋及太平洋地區是本世紀經濟增長的引擎,安倍若要其「經濟學」成功,就必須確保日本可以密切參與該地區的發展。

另安倍政府四月曾制訂新對外援助指引,鼓勵發展中國家進口日本產品,提升商界於日本對外援助的角色。

不過有日本高官抱怨,日本企業家已被政府寵壞,總期待借貸計劃和貿易保障。有批評指,現今世代的商界領袖作風官僚,不敢冒險,害怕進軍新興市場會連累自己「孭鑊」。

出身日企的前三星執行董事吉川良三則指,日本貨雖然技術成熟,但價錢昂貴,甚至本身不符消費者需求,終敗於中國和南韓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