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徽商銀行招股,除了聯席保薦人涵蓋兩家中資投行及三家國際大型投行之外,它的聯席帳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的陣容共20家之多,可以說是陣容鼎盛,不過這陣容之中一共有12家是中資券商或投行,除了滙豐勉強算得上是本地之外,本地券行竟無一家能夠參與其中,這是筆者關注的焦點所在。
港股得蒙內地國企、民企來港集資上市,故二十年來得以明顯壯大,並且能夠置身國際主要金融中心行列,這對港股市場本身而言,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
過去數年港股市場曾有連續三年高踞全球市場新股IPO集資數目之首,主要都是由於有內地大型企業在港進行IPO新股融資的結果。過去二十年若沒有了內企來港上市,我們的市場現在的情況會是怎樣,大家應不難想像。
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無疑給本港金融股市帶來了無限的前途及風光,同時也帶給在本地資本市場運作的金融服務體系天文數字的經濟利益,而鮮有人提及過的是二十年來,大型國企、民企在港IPO上市集資總數何止以萬億港元計算,當中負責籌備保薦上市及股票分銷的金融投行,其獲取利潤收入相信也有數百億港元,而能夠在此之中分一杯羹者是誰?
筆者大膽說一句,差不多是幾乎沒有本地業界份兒,而是絕大部分都是由大型外資投行分攬。
內地企業IPO新股集資數目相當龐大,必須依賴大量國際投資基金投資,才有這個胃納承購。故過去二十年來能夠取得大型內企授予代行上市集資任務者,絕大多數都不離那十餘家背後擁龐大數目國際投資基金客戶群的國際大型投行,差不多都由它們所壟斷。
就我個人的觀察,本地業界除了在一些相對屬於比較蚊型,不被外資大型投行放在眼內的集資活動,才有機會獲得微利之外,在大型內企招股活動之中,是從來都難有分一杯羹的機會。
簡單的說一句,內企來港上市,在金融服務業界而言,直接得益者幾全屬大型國際金融投行,但是從本土利益立場而言,可以說是得益甚少,甚至了無得益。
徽商銀行的IPO招股活動觸動了我的關注,是由於當中近二十家參與成為聯席帳簿管理人或經辦人角色的券商或投行,竟然有十二家是內地在港開業的中資券商或投行,數目超過了一半。
另外,在五家聯席保薦人之中,中資投行佔了兩席,幾與外資大型國際投行平分秋色,顯示外資大型國際投行於中國內企新股上市融資活動的壟斷性地位已逐漸受到挑戰,其壟斷性局面雖則暫難全面獲得扭轉,而本土業界亦未有因而受惠,但是對於整體市場,卻可以朝向比較均衡的發展,不致永遠由外資國際大型投行所壟斷,這起碼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