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影子銀行治本之道

中國影子銀行問題,已討論了不少時間,我曾說過,這是引爆中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之一。對此,政府監管部門一直十分關注,也採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六月份的「錢荒」就引爆了影子銀行的風險,不可低估。如何化解這些風險,十八大三中全會或有原則性規定,相信中央政府正積極處理。

影子銀行的風險及嚴重性,可以從美國○八年的金融危機看得十分清楚。若中國存在影子銀行問題,政府無理由不關注,並採取應對措施。當然,各國影子銀行的形式不一,美國是以證券化資產為主導,中國則側重銀行理財產品,但實質都是一樣,是在正規銀行體系以外形成的借貸關係,很難納入正規監管體系內。

因為外在表現形式不一,有認為中國影子銀行與美國不同,不要把問題看得太嚴重。有研究機構認為口徑不同,規模也不同。比如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截至去年底,基於政府資料達1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基於市場資料則高達20.5萬億元。

信貸管制助長歪風

其實,大小口徑令規模有別非問題所在。一三年一至八月社會融資總額達12.54萬億元,銀行貸款只有6.49萬億元,社會融資總額總量創歷史新高,這說明甚麼?說明影子銀行的規模沒有隨着監管加強而縮小,反而繼續快速擴張。關注中國影子銀行問題,並非僅是統計出其規模大小,也非出台幾條監管規則就可治理,要看資金流向及金融市場制度缺陷到底在哪裏?

中國影子銀行所以能在近年快速發展與擴張,與政府對銀行業的價格控制和信貸規模管制有關。信貸規模管制必然會導致商業銀行把資金投向利潤更高的項目,而非先考慮風險;在價格管制下,商業銀行注重的是規模擴張,而不是有效的風險定價,必然造成正規市場與非正規市場雙重價格運作,是影子銀行產生的制度根源。

由整頓房地產入手

中國影子銀行的資金流向哪裏?一是流向房地產市場,如中小房地產開發商;二是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如果房地產有暴利,對地方政府及中小房地產企業來說,融資成本增加對其影響十分小。

對於地方政府,若房價能夠不斷推高,土地拍賣價格也就愈來愈高。當地方政府面對政績提升的壓力時,會用更多的土地財政來加大對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並先通過影子銀行融資來完成,然後才有土地拍賣。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對融資成本同樣是不在乎。

若無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對影子銀行資金強烈需求,影子銀行要得到快速擴張是不可能的。所以,治理中國影子銀行的問題核心,在於房地產市場調整,若不從這點入手,讓房地產市場價格回歸理性,要治理好內地影子銀行是不可能的。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