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中國軟着陸 資金勢回流

中國經濟在政府刻意調控下,沒有如一眾投資者去年估計般在環球經濟復甦下恢復高增長。由於未能預算中國政府此番舉動帶來多大衝擊,加上歐美投資市場估值吸引,資金大量外流導致中國及香港投資市場,上半年經歷連串打擊。截至八月三十一日,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及歐洲斯托克50指數分別錄得14.5%及3.24%升幅,反觀上證綜合指數及恒生指數錄得7.59%及4.09%的跌幅。

不過,中國多項剛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市場於上半年有可能只是過分憂慮。首先是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七月的50.3超乎預期升至八月的51.0;反映中小企的滙豐中國PMI,更由七月低於50盛衰線的47.7大幅回升至八月的50.1,兩項數據正好顯示中國企業生產信心在增加。

此外,中國對外出口數字亦於七、八兩個月分別增長5.1%及7.2%,表示中國經濟正受惠於美、歐、日等多國的經濟復甦。由各種數據可見,中國於上半年增長放緩確實只是受控的「良性調整」,並非外界擔心由強硬措施導致經濟失速的「硬着陸」。

內需市場消費力強

筆者認為,中國改變經濟增長模式,使其更穩健、更高質量和更可持續,對中國以至環球經濟發展非常有利。因此,中國表現出有足夠能力防止硬着陸、保持GDP增長不滑出下限後,投資中國市場及與其關係密切的香港市場非常合理。

單從股市PE值比較,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15.89xPE,遠較上證綜合指數及恒生指數的11.54x和10.44x為高,亦表示基於中長線發展同樣理想下,中港股現水平比較吸引且值得投資。

近年中國政府致力將其出口型經濟轉化成內需型經濟,因此出現持續的加薪潮,使人民消費力不斷向上。中國在七月公布的上半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6%同比增長中,內需就貢獻了其中相當大部分。另外,正火熱的城鎮化政策將繼續擴大城市人口,長遠開拓中國內需市場潛力,加上短期內即將步入「金九銀十」的樓市傳統銷售高峰,可見中概內需股短中長線表現,因為得到足夠基礎支持而繼續改善。

電訊業具發展空間

中概內需股除一般飲品、食品、百貨、家電及娛樂外,筆者亦推薦同時受惠於中國內需政策的電訊業板塊,主要因內地電訊市場3G滲透率仍未到三成,在人均消費力增加下,加上內地低中價位智能手機湧現增加3G需求,估計未來發展空間非常龐大。

總括上述各點,筆者相信中港投資市場在中國經濟喘定及政府政策明確後,市場胃納將會回升。資金將在本年第四季或明年第一季,因為估值而再次流入中港投資市場,相信中概內需股有足夠誘因成為被資金追捧的對象。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 陳永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