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國度:救證券業應減印花稅

又有本地證券商結業,是十分正常現象。近期市場的戰意水平,和沙士時期可能差無幾。自己基金不久前在一家證券行開了一個戶口,還未開始幫襯,佣金比率已經由五點子激減到兩點子,個多月內打了四折,1億元交易,只需兩萬元佣金,由此可見生意之難做。

不過減得多,自己反而不好意思幫襯。以前好日子左穿右插,一個月成交10億元以上輕而易舉,可是現在就算有心又有錢想炒,市場上根本欠缺足夠交易對手,勉強要大手成交,入貨時掃高五個巴仙,出貨時又沽低五個巴仙,如果股價無法升四五成,輸差價都輸死,但能夠看準升幾成的股票有幾多隻,有的話又一定要時間培育,怎可能為經紀行貢獻成交額。

以前買一隻中型股可能平均500萬至1,000萬股,現在大概頂多只會做100萬股,開行turbo一個月也只是畀一萬幾千蚊佣,就去麻煩人家,好像並不太好。

美股交易費超低

經紀佣兩滴,印花稅卻要十滴,所以經紀自願減佣減到餓死都好,香港交易費用仍是偏高。自己買賣美股歐股,經紀佣更低,只是一滴,但因為整體交易費用超低,客戶交投頻密,人家便有生存空間。買港股長期輸多贏少,還要政府過水濕腳,叫人點去短炒。

衍生工具是不用印花,可是發行商食埋政府嗰份,又不是一樣。而且印花稅還有一個弊端,就是扼殺HDR發展,舉一個例,去美國買賣COH交易費用是香港十二分之一,又大成交,香港的HDR怎會有人有興趣,HDR原本是最快靚正優化市場質素的工具,卻完全無能力長大。要救救證券業,其實應先減印花稅。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