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全亞洲憂中國爆鑊

國際投資名宿韋恩(Bryon Wien)於上月到亞洲考察約兩星期後撰文指出,「過往隨處可見的樂觀情緒,已變為對前景不明朗的憂慮」,主要由於正尋求經濟轉型及進行各種改革的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大不如前之下,亞洲投資者開始憂慮中國或發生某種危機(Crisis)。

本身是黑石集團旗下顧問機構副主席的韋恩形容今次亞洲之旅「大開眼界」,此行他由新加坡作起點,接着是馬來西亞、台灣、香港、中國、南韓和尾站的日本。會見區內眾多基金經理及主要投資大戶後,韋恩發現,目前亞洲投資者充滿憂慮的關鍵,無可避免與中國拉上關係。雖然中國今年首季的實質經濟增長仍達百分之七點七,但市場早已對有關增長存在懷疑。

韋恩用個人經驗印證相關懷疑,他稱:「我一直關注內地用電量數據,而該數據的增幅近期正在低單位數字徘徊,反映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比大部分人所想的要慢。」

內需疲弱 貨架塞滿

韋恩指出:「中國目前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銀行壞帳問題。雖然問題已非新鮮事,人行一直願意提供充足流動性,以令銀行體系能繼續運作。不過,近日內地銀行監管機構有意出手,約束他們眼中的『不負責放貸行為』,卻引發了中國經濟是否能保持高單位數增長的憂慮。」

中國銀行間拆借利率於六月時一度急升至十三厘,投資者開始擔憂信貸收縮。韋恩稱,這些規管銀行體系措施,很可能只是內地新一屆政府計劃將中國經濟,轉型至長期可持續增長經濟的首部曲,故料即使最樂觀的投資者,都感受到,重新平衡中國經濟組成部分,是新一屆政府的主要挑戰。

除列舉外資直接投資數據及製造業經理指數質疑中國經濟外,韋恩說:「我在市面店舖看到貨架塞滿,根本無人願買東西。老人儲錢應付醫療,年輕家庭則為住屋及供書教學不敢消費,內部需求必須作出刺激。」

出口市場難寄厚望

若內地經濟發展失衡,只有寄望出口主導經濟進程。惟歐洲仍處衰退、美國經濟增長只是百分之二,再加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緩慢增長,中國再依賴出口來刺激經濟只會失望而回。而中國領導人本身已表明重點要執行改革,高經濟增長並非他們的首要目標。

韋恩卻認為,中國經濟轉型正是風險所在,而且大部分亞洲投資者都沒有了往常的樂觀,開始憂慮「或許中國將發生某種危機」,危機或由大量年輕人失業所導致,或出於銀行壞帳急升拖累銀行體系局部垮塌、甚或是政治相關原因,這份恐懼跟往昔對中國樂觀的經濟看法,正構成強烈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