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美國退市屬吉兆

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及個別聯儲銀行總裁對美國快將退市的言論一直困擾着六月份港股的市況,恒指在六月廿四日曾低見19,757點,成了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除了美國退市引起資金從新興市場流走之外,中國本身的經濟數據近月來也乏善足陳,未能令A股上升,間接拖累港股,港股在下半年能否否極泰來?筆者認為是有很大的機會。

經濟、股市表現有周期性,政府的政策何嘗不是?打從美國聯儲局推出量化寬鬆的政策開始,聯儲局官員便知道將來必然有退市的一天。有進有退,有寬有緊才是政府調控經濟的正常手段。在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美國經濟真的能復甦到可以「自立」而不需要政府操心扶持的話,這究竟是個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索羅斯的著作《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內有提及:當一個Event (例如退市行動)的初期消息不利投資者情緒之時,這個反應會逐漸養成一個Perception(意識形態),令後來的投資者每次見到傳媒報道此事之時,內心的負面情緒即上漲,希望沽售以避免因此而來的跌市。

擺脫意識形態困擾

然則,市場是充滿效率的。意識形態常養成落後者憂心於「Event」之中,但資深的投資者,通常是第一批走出意識形態的先行軍,因為當預料中的事件逐漸實現之時,市場可能將轉跌為升,或者是大升特升。

以往的例子有一九八八年的美國加息事件,當年任聯儲局主席的格林斯潘,引進改革讓聯儲局貨幣政策透明度提高,以及提早宣布議息會議之內容,令投資市場早些洞悉未來政策,預早消化壞消息。當年的美國聯儲局曾先後十次加息,但最終道指仍能上升10%,港股更上升了15%之多。

更重要的一個例子是在二○○四年,當年市場傳出人民幣有被美國政府施壓促使其升值,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可能不保的憂心令投資者沽售中資股票,但後來市場習慣了該訊息後,每次市場傳出人民幣可能更快升值之時,市場變成不跌反升。

經濟復甦停止用藥

故此,市場情緒對某一「事件」之特定價值是會很快變遷,今時今日市場對美國退市行動反應負面,但並不保證到了行動真正推出之時,市場便一定下跌。

按邏輯推理,政府入市行動是經濟有毛病,政府需要施藥治病;經濟後來康復後,政府便不需要再用藥了。退市其實代表了經濟的真實能力,毋庸政府的人為催谷,在意義上,應該是一個好消息。相信恒指在六月份結算前便已見底,七月就能重建升軌了!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永遠名譽會長 林家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