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Money:創意亮點天下圍供

自問有蓋世發達大計,卻苦無資本?除了向親友籌集本金、向銀行借錢外,其實大可留意近年興起的群眾集資(Crowd Funding)。該概念自○九年起已風靡全美,其中群眾集資平台一哥Kickstarter更曾為單一項目募集到過千萬美元資金,相關潮風已吹入香港,一眾「港版」群眾集資網站應運而生,金錢再不是創業家的主要煩惱。

群眾集資數年間迅速崛起,有意集資者會透過網站募集資本,支持者基本上沒甚回報,主要是buy創業者的概念,希望其美夢成真!研究公司Massolution報告,預測今年透過群眾集資募得的金額將達50億美元,較去年的27億美元增長逾八成半,可見行業潛力。

集資項目包羅萬有

參看群眾集資界的「老大」Kickstarter最成功的個案──Pebble E-Paper Watch,在去年五月從近6.9萬名支持者中,募得共逾千萬美元的資金,超標百倍。

雖然國外的群眾集資網站大多僅接受當地人的集資申請,惟身在香港的創業家也不必望門興嘆。事實上,群眾集資的概念已進駐亞洲,本港有不少群眾集資網冒起,包括FringeBacker、Dreamna及主營時裝項目的ZAOZAO。

不過,本港群眾集資市場僅屬起步階段。昔日在高盛擔任銀行家的ZAOZAO行政總裁吳詩婷解釋,「由於創業家愈來愈難透過傳統渠道籌措資金,促使這些人士利用網絡力量,透過群募平台展示計劃,從群眾中累積每人貢獻的小額資金。」

該公司營運總監蔡湘鈴補充,透過相關平台集資的項目範疇可說是「千奇百趣」、包羅萬有,包括藝術、創意設計、時裝、電影、音樂、科技等等。

「投資」回報僅限饋贈

香港集資平台FringeBacker執行董事許婷婷稱,「群眾集資項目中的『投資者』並非擁有項目股權,『投資』的回報限於計劃內列明的饋贈,不會涉及金錢回報,故該等人士會被視作支持者(Backers)。」而支持金額的數量一般會分為數個級別,集資者會贈送不同的回禮予不同級別的支持者。

計劃曝光恐招抄襲

當然創業者並非無本生利,翻查多個群眾集資網站,平台收費為集資總額的3至5%;支持者一般可用Paypal、Visa或Master卡付款,其中Paypal收取所得款項的3至4%為交易費。不過該等網站普遍採用「All or Nothing」集資模式,即若籌款不達標,集資平台並不會對發起人及支持者收取任何費用。

群眾集資概念看似美好,惟希望透過平台集資的人士應留意風險及缺點。以此方式集資須將計劃或產品曝光,增加被抄襲風險,因此發明家宜先申請產品專利。另因集資計劃屬一次性,普遍籌措金額較低,或未能支持長期營運。

美國修例加強規管

美國國會去年三月通過了《JOBS Act》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打破《證券法》框架,放寬限制,只要群募平台取得證交所發牌,小型企業便可經這些群募平台進行股權群眾募資(Equity Crowdfunding),即是賣公司股權來集資;法例亦加強對群募規管,保護缺乏經驗的投資者。

那本港又如何?證監會較早前表示本港並無這方面例子,不會評論美國情況,並重申會按照《證券及期貨條例》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