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經濟學:愈多人有樓 愈多人失業

失業,從來都是經濟、政治的一大課題,失業率上升,有些人會說是與經濟周期有關,有些人則說是受福利政策影響,有些人更說是因工會坐大造成。不過,美國最近有兩位經濟學家「搞搞新意思」,引用28個國家的數據,言之鑿鑿地說「愈多人置業,愈多人失業」,你仲敢唔敢買樓?

置業倍升 失業率翻逾倍

經濟學家David Blanchflower和Andrew Oswald在最新一份工作報告說,以前沒有人提出置業影響就業的論點,是因其影響力並非即時,而是要在最少五年後才會顯現。

他們以美國為例,當一些州份置業比例上升一倍,其後失業率就會上升多於一倍。例如亞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南卡羅萊納州等五個州,一九五○年至二○一○年置業比例平均上升23%,失業率在同期亦上升了6.3個百分點。

相反,加州、俄勒岡州、威斯康辛州等五個州,同期置業比例僅平均上升1%,失業率也出現低增長,僅升3.5個百分點。

他們又用歐洲28個國家的數據,指出「歐豬」國家西班牙和希臘的置業比例逾80%,失業率同時亦超過20%。相反經濟富裕的瑞士和德國,置業比例約30至40%,失業率僅徘徊低位3至5%。

至於失業率和置業比率為何出現正比例關係?該份報告認為主要有三項因素:分別是置業損害人力資源的流動能力、拉高了上下班的時間和成本,以及壓抑了新企業成立的機會。

3因素解構為何有關連

第一和第二個理由涉及跨區(在外國可能是跨省)就業,香港人很容易理解,始終物業套現時間長、買賣成本高,一個家庭很難為了部分家庭成員的工作而要賣樓搬屋,住進另一個陌生的社區。而上下班的車資愈高、車程愈長,也令人容易放棄在遠處工作。

至於第三個理由,則與英文俗語「Not In My Back Yard」(簡稱NIMBY)有關,就是西方人普遍都不希望在自己居住的社區大興土木,不想有工廠、高樓大廈在自己家附近出現,影響社區內的景觀與和諧,使新的企業難以在自置物業比率高的社區出現,間接影響到該社區的就業情況。

本地學者:歐亞背景有異

究竟愈多人置業、愈多人失業的理論是否適用於香港和亞洲區?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說:「縱然(該工作報告)睇圖表會發現失業率與置業比率有正比例關係,但圖表背後會有更多因素去左右結果。」例如經濟歷史差異、社會福利制度等,置業影響就業未必適用於亞洲。

歐福利主義 港多靠打拚

他指出,歐洲國家經濟和金融很多在百多年前已起飛,歷史愈長,表示家庭財富可用更長時間去累積,當中房產可以是繼承自上一兩代,房產擁有人未必是原買家,沒有按揭負擔但可以住大屋,找工作的動力自然較低。

同時,不少歐美國家如希臘和西班牙,福利制度過分完善,不用工作亦可以有穩定收入,有樓揸手但失業的個案比比皆是。

相反,香港近代經濟和金融歷史只是短短幾十年,房產擁有人通常是原買家,缺乏福利亦迫使人們工作打拚。

以香港為例,本地置業比率約五成,失業率長期維持在4%以下。台北、吉隆坡和新加坡的置業比率逾八成,失業率也僅在3至4%左右,證明置業影響就業的論調不適用於亞洲地區。

莊太量不贊成政府要制訂政策去幫助人置業,認為買樓或租樓始終涉及投資決定。反而政府應鼓勵就業,以及在房屋供應上,提供不同價格的樓宇供買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