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空談 尚未變實幹

自「新型城鎮化」此點子提出後,中國經濟如雨後天青般充滿希望,但首季經濟增長令人失望,另一指標採購經理指數亦一路下滑,日前再有消息指城鎮化草案夭折,雖然發改委已作否認,惟市場慌亂已顯,內地在「防風險」和「保增長」間仍未找到確實方向,經濟政策訊息混亂。

經濟政策打倒昨日的我屢見不鮮,房地產調控是最明顯的例子,多年來有法不依或口硬心軟,使調控時鬆時緊,當中又最貽笑大方的是早前「國五條」,預先張揚買賣房產利潤徵稅兩成,導致出現瘋搶及量價齊升的反效果。

城鎮化雷聲很大,但不管有無政府干預,城鎮化仍會按本身步伐進行,自有市場力量作引導,計劃經濟想主宰不成反釀障礙。最怕的是不同部門互相「打架」上演利益衝突,像早兩年的「三網融合」胎死腹中,再經由市場力量將三網自然融合起來。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龐大規模投資難免將加重地方債和房地產泡沫,城鎮化要再作修改絕非空穴來風,城鎮化規劃會議亦已一開再開。中國○九年用四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大搞基建,所引發的流動性過剩已難以收拾,新型城鎮化據稱十年內開支高達四十萬億元,更不能輕率行事,亂開支票只會給予市場錯誤訊息。

內地消息一直相當混亂,就算城鎮化四十萬億元這開支,亦只是從媒體道出,然後經互相轉載,而成為了一個「半官方」數字,反正大家已習慣了灌水,今年出口數據高得離奇,官方亦可自圓其說。市場另一「傳聞」是中央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七點五下調至百分之七,但官方未有承認亦未否認,細數近期的傳聞令人眼花繚亂:擴大房地產稅、奢侈品稅、IPO重啟、人民幣波幅擴闊等等,小則引來股票市場投機炒賣,大則影響金融穩定,買中國企業股票,須付上相當的國策風險溢價。

新班子上任後仍在摸索,既要擴大內需又提倡節約;城鎮化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棋局,有關倡議百花齊放,絕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城鎮化就會成為「房地產化」,搞不好將令房地產泡沫更趨嚴重。惟中國經濟未見起色,制訂經濟策略須在風險與增長之間取得平衡。再者,歐美日齊開動印鈔機亦打亂了中央之部署,如果中國同樣大開水喉,資金氾濫成災將更可怕。

地方債務水平從來沒有一個確實的答案,惹來更多的胡亂猜測,改頭換面變了城投債或理財產品亦有之,要如何利用城鎮化帶動發展和就業,又盡量減少副作用是重大考驗。現時投資者對城鎮化有很高的期望,在未解決錢從何來和許多爭議性的問題,就貿然將城鎮化捧上天只會自吃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