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嫻談:唱淡中國言之尚早

早前外資大行與中國媒體大鬥法,前者頻頻唱淡中國,指地產泡沫快爆破,經濟硬着陸、地方債失控等。而《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方媒體則撰文反駁,指中國債務問題被誇大,唱淡中國者另有所圖,旨在「質低」股價「撈底」。

筆者認為,外資對內地經濟似乎過分悲觀。雖然中國近月經濟數據未如理想,四月份滙豐中國及官方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雙雙較上月下跌,反映中國繼首季GDP增速放緩至7.7%後,次季開局數據仍教人失望。惟筆者對次季經濟仍有憧憬,GDP增速料可重返8%,主要由於中央穩增長措施開始發揮作用,及貨幣政策保持穩定。

事實上,今年國務院的重點工作「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第一條便是持續發展經濟。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早前召開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穩住,微觀政策要放活,社會政策要托底」,顯示中央既要續推積極財政政策及穩健貨幣政策,以防經濟大幅滑落及通脹大幅攀升(宏觀政策要穩住),亦強調推動改革進度,開放微觀市場,放鬆市場及行業管制(微觀經濟要放活)。這顯示在中央眼中「保增長」與「興改革」並行,不會犧牲任何一方。另一重點是「社會政策要托底」,即加強民生保障,以提振內需增長。

此外,國資委早前成立保增長小組,要求央企必須發揮好穩增長作用,利潤增長要達到10%以上。筆者預料,內地經濟與企業盈利均有望改善,A股與中資股後市毋須太悲觀。

A股今季審慎看好

當然,A股前景仍具挑戰,市場憂慮大規模的配股及新股集資活動,將再次抽緊市場流動性。事實上,市場估計中央快將重啟IPO。而據內地媒體報道,雖然IPO停批期間已有五分之一的申請被撤回,但至四月中仍有超過600家企業正在排隊上市。隨着集資市場再度轉趨活躍,恐削弱投資者的入市意欲。惟投資者暫毋須過分憂慮,因中央亦將重啟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令2,000億人民幣投資審批在即,另又擬將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限從60%提高到80%,以增加股市流動性,料可紓緩市場的資金壓力。

我們對A股第二季審慎看好;一方面,內地股市估值已跌至吸引水平,滬綜指二○一三年預測市帳率僅1.34倍,為歷史低位,以價值投資來看,值博率高。另一方面,市場對內地前景過分悲觀,在政策扶持及經濟改善預期下,悲觀情緒最終將有望被扭轉,帶動股市回升。惟及至第三季中至第四季則宜審慎,因通脹回升或惹來人行收緊銀根,繼續拖累經濟增長及企業盈利。

新鴻基金融高級證券分析員 李惠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