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核數師掀換莊潮

全球對金融機構監管趨嚴謹,包括獨立核數師聘任。日前公布業績的滙控(00005)表示,將透過公開招標遴選獨立核數師,意味與該行合作逾廿年的畢馬威會計師行(KPMG)將喪失滙控這名大客。有會計界人士預期,企業為提升核數工作的獨立性,定期更換核數師將成「慣性」動作。

滙控內部審核委員會在一二年報中指出,自九一年開始,該行即聘用畢馬威為其獨立核數師,而沒有經過公開招標程序,故建議日後加以改善;經過招標程序而勝出的核數師,將於一五年獲得聘任。

羅兵咸審計合夥人孫寶源表示,對於上市公司定期更換核數師,環球監管界別確有這想法,因這可提升核數工作的獨立性,但除了個別歐洲國家之外,美國及英國等都未有相關強制措施,故滙控應未受到定期轉換核數師的立法規限。

換核數師增審計獨立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表示,定期轉換核數師暫時未成全球趨勢,因為只有部分國家有這方面的要求,但這措施是否有利企業管治卻未有定論,因為如果經常轉換核數師,可能會影響核數師對公司的了解,如核數師工作達五年的話,卻可與公司多探討問題。

年報資料顯示,由一○年至一二年,滙控向畢馬威支付的各項費用,依次為7,830萬、8,710萬、8,050萬美元。

另一家在英國註冊的渣打集團(02888),亦是聘用畢馬威為其獨立核數師。本報翻查年報,發現雙方自九九年即開始合作關係。

在一○及一一年,該行分別向畢馬威支付1,920萬及1,900萬美元的相關費用。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自英國競爭委員會上月建議大型企業應至少每五年透過公開招標遴選核數師之後,近期已有多家企業宣布更換核數師,當中包括基金管理公司施羅德。

大型內銀過去數年亦有更換核數師的案例,建行(00939)於一一年起的審計工作,由原來的畢馬威轉為普華永道和羅兵咸永道,而建行平均每年審計開支高逾2億元人民幣。建行的做法,正是回應匯金於○九年初時,表示希望內銀更換審計師,以便增加審計獨立性的意見。

應付監管開支年增50億

另一名銀行分析師亦說,以滙控為例,該行用於核數開支只佔其盈利極小部分,而早於金融海嘯後,滙控管理層亦明言,因要符合歐美各地日趨嚴謹的監管措施,每年須額外增加約50億港元開支,市場亦早已消化有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