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樓市掂 美國好

隨着美國經濟繼續緩步復甦,期待已久的房市復甦推動一二年締造驕人業績。金融業在第四季飆升,大型銀行股從○九年後的沉睡中甦醒。建屋商、電器生產商、建築產品製造商和家居裝修零售商等房屋相關行業均為行業升勢帶來重大貢獻。

儘管難以精確指出拖累復甦的阻力所在,但更多迹象顯示,障礙已緩和,因而觸發美國經濟增長轉強。

樓市透過兩個方式對國內生產總值帶來直接貢獻:建屋活動及與房屋相關的開支。從一九七五年至二○○五年,兩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7%至19%,但近期跌至僅得15%。若有關比率回升至正常水平,將提高國內生產總值約290個基點,帶動經濟增長重返九○年代末水平。樓市正常化無疑是股重大的經濟動力。

財富效應旺消費投資

除了直接影響國內生產總值外,樓市亦透過財富效應影響經濟增長消費者因預期財富上升而增加開支。儘管經濟學家因缺乏優質數據,未能確定財富效應的規模,但普遍同意這是個可觀規模。除於一○年初短暫緩和外,美國經濟均面對負財富效應,因而削弱消費開支和投資。

雖然美國整體職位創造的情況參差,但就業市場已展現明確的模式。在過去四年,私人職位增長被政府職位減少所抵銷。私人職位已顯著回升,並較○九年一月增加逾100萬個。同時,各州及地方政府受財政預算所限而削減超過50萬個職位,政府職位的減幅為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最高水平。上述種種迹象預示,若無政策失誤或地緣政治災難,美國經濟最低限度將持續緩步復甦。

市場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步上升的情況並不常見,但鑑於現時的股價已反映低增長預期,我們並不排除在一三年可能出現這情況。除少數個別子行業外,投資者似乎毋須為增長而支付高昂股價。根據「由下而上」的盈利預測計算,標準普爾指數的市盈率僅為12.7倍,因此存在盈利率從歷史高位回落,而投資者仍毋須支付過高股價的空間。

美股前景勝環球市場

然而,這並非意味着今年市場將會一帆風順。美國財政狀況令人憂慮,伊朗核計劃導致局勢日趨緊張,歐洲持續面對主權債務挑戰,以及如一一年日本大地震和海嘯等外生風險一直存在,均可能導致市場出現雙位數字調整。不過,股價反映低增長預期,資本回報率高企及取回投資資本的可能性甚高,均為現時並不高昂的估值帶來支持。

忽視上述因素,並於二○○九年沽貨的投資者,在過去數年錯過了90年代以來部分最強勁的升市。因此,儘管股票投資附帶風險,但我們認為其應可於未來三至五年締造合理回報。此外,我們預期美股在該期間的表現,將持續優於其他環球股市和定息市場。

聲明:本文所提及的任何個別證券並不構成買賣該證券的建議,而有關證券的資料不足以用作制訂投資決策。美盛、其關聯機構、行政人員或董事,可能對文內提及的證券買賣存在利益衝突。

Sam Peters

二○○五年加入美盛資金管理(Legg Mason),現為該公司的首席投資總監,由一○年開始成為美盛資金管理價值基金的舵手,與有「新股神」之稱的米勒(Bill Miller)共同管理資產值達2.28億美元的旗艦基金,Sam Peters 於今年四月正式接管這隻有近30年歷史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