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招意外促成 賣樓模式勢變

政府在十月底推出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後,住宅成交萎縮,資金轉投非住宅物業的趨勢明顯,從發展商紛紛改變銷售策略可印證。很多發展商不約而同拆售持有多年的商場及工貿物業,而出售車位數量之多,更是前所未見。兩項辣招在香港是全新試驗,沒有先例可援,會像歷史上很多新發明一樣,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市場生態從此改變。

發展商大舉推售車位,不排除是有見住宅交投未知何時復甦,惟有另闢方法補數,這說法有道理卻未必是事實的全部。以往不少樓盤的車位及商場由大業主長期持有,一來可長線收租,令收入較平穩,二來可保留相當的業權份數,在決定物業管理及相關事項時,有一定話事權。現在兩個好處都不再重要,因為價錢比預期好得多,甚至超額收回幾十年的租金,不如先套現,毫無疑問是因為辣招營造了有利的市場氛圍。

近期不少熱賣的樓盤車位,多位處新界,以部分樓盤而言,大業主收取的車位租金不特別高,部分車位甚至被空置,反映租戶供求大體平衡,並不短缺。可是當這些車位推出發售時,照樣賣個滿堂紅,顯示投資者對未來的租金有憧憬;用家願意「預付」幾十年租金,亦是預計價格可再上。如不是興起把資金轉投非住宅物業,怎支持供求長炒長有的想法。

不過,較令人意外的是,向來被視為極之冷門的電單車位,一樣可分拆出售,市場甚至傳出一些樓盤的單車位,亦屬於被考慮能否拆售之列,如果真有其事,又會開創先河。換言之,在辣招催生投資非住宅物業的潮流下,發展商會不斷發掘可以出售的資產,賣得就賣,未來的銷售策略和概念將起變化。

這絕非憑空想像,有先例可供參考,新盤豪宅化便是其一。政府在多年前以穩定樓價為由,一度暫停拍賣土地,其後改用勾地表,導致土地供應大減,發展商無地可買,建屋量自然下降,為了維持利潤,想出在新盤加入大量豪華設計,提升附加價值,便可賣貴一些補數。在商言商,做法無可厚非,結果變成逢盤必豪,可供上車的新盤絕迹。土地政策的原意未必如此,相信亦沒料到會有這結果。

如果不是政府推出辣招控制置業需求,相信很多非住宅物業都不會被拿來出售,發展商也不會花太多精神研究甚麼還可以變賣。不過,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這條路一經打通,便會像當年的新盤豪宅化一樣,變成一條不歸路,將來賣樓時,規劃和設計會跟現在很不一樣,將有更多可供出售的設施。何時會有巨變,要看政府把樓市推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