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千禧世代要打通才波

還有七十五天,二○一二年將成為歷史。除了中國的十八大,金融業界好關注的,總離不開今年十一月六日的美國總統選舉。

在投資探索的路上,操盤人往往會不斷追問,判斷是否正確?在成交量低,波幅收窄的日子,解讀出來的訊號並不清晰,「作多作空」也容易碰釘子。

最後的選擇,很多時是減低槓桿比率,分散風險部位,「大賠」的機率便可減低。

MPF限制多選擇少

很多人經歷了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對「投資」已有新的領悟。在「高資產」值人士的領域,也經歷了多賠少賺宿命。那麼,還有甚麼較有可行性的另類投資?

上周我在這裏第一次談到「創效投資」Impact Investing的各種可行性,着重Doing Good, Doing Well,不是「機關算盡」的做生意心態。我希望餘下時間,用互動形式談「交易及理財之道」,涉及不同資產類別,就由MPF說起。

問:近年把財富累積像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有看最近MPF的報告,過去五年最差的基金平均每年回報為-14%,這是退休計劃,還可信基金經理嗎?

答:首先,現在MPF投資限制大,選擇少。那邊廂,加拿大的自行退休儲蓄計劃(Self Directed RRSP)靈活得多。基本上,當地人的收入一部分放進「你話事」的投資工具,計劃的資產也可作置業用途。若是股票投資,「你話事」的投資也有不同變化,如可幫股票Write call,增加收入。當然,此計劃也有一定的投資限制,如「單邊」賭衍生工具便不行。

問:再談香港,普通人的投資沒太多法門,在通貨膨脹,人工不漲下,如何資產增值?

答:有人相信地產是最佳的inflation hedge,也有人相信,在「地產霸權」的天下,高地價政策依然持續,但人口老化是香港及不少地區要面對的難題。

問:聽聞在第三季度,不少金融機構繼續「減人」。你認為「90後」、「千禧後」年輕人,行情更難?

金融業要多才多藝

答:香港金融業的「黃金時代」已過,對很多「千禧後」來說,更是一個wake up call,行業不會消失,但報酬會變得「更現實」。金融業的人才,我相信必是多才多藝,像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名藝術家米高安哲羅,是詩人,也是建築師及雕刻家。「千禧後」需要的是specialist,有個人專長,也是generalist,是打「世界波」的能手。

問:你認為十月會有股災嗎?

答:在不同的資產領域,必須了解類別的潛在最高風險。最後,不少「生意人」也捱不了瘋狂加租。假如是業主,「乾升」的租金令生意成本上漲,生意難做,舖位難免有機會空置,二○一三年行情可以更壞。

錢志健

資深對沖基金經理,投資經驗逾20年,曾任全球最大型倫敦上市對沖基金地區主管,目前為一家族資產公司董事局成員,活躍於流動與非流動策略,以環球長短倉為主打,並曾撰寫數本金融著作。他於○六年組織哈利車隊 Ride 4 Hope,盼望在金融以外做有意義的事情,作另類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