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回鄉專用的紅白藍膠袋、抑或體育堂必備的白飯魚,每個香港人心中總有點「集體回憶」。住好啲(G.O.D.)創辦人楊志超十六年前看準此懷舊商機,將傳統文化融入潮流生活用品及家具,目前在港已設八間分店,但他指香港市場幾近飽和,正密鑼緊鼓開拓海外市場。
獅子山下的情懷,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當然有共鳴,但楊志超指因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其中西合璧的文化實不乏外國捧場客,該公司的顧客近半都是外國人,個人遊旅客則佔極少數,「雖然我沒有正式的統計,但依我觀察所得,我們的產品設計頗受外國人歡迎,顧客中有近半是外國人。」
該公司九六年在港成立,主要售賣具香港特色的生活用品及家具,隨着生意愈趨穩定,將香港文化外銷,似乎是個新路向,楊志超稱:「香港已有八間分店,市場漸已飽和,所以未來應不會在港再開分店,轉而向外國發展。首間海外分店已在新加坡開幕,當地對我們的產品反應正面,因為香港貨運到外地,成了舶來貨,更受當地人歡迎。」
除開拓亞洲市場,他的終極目標是把品牌帶進歐洲,惟要面對經濟環境及合夥人等問題,「我知道有不少英國及法國人喜歡住好啲,產品在當地應有市場,而為了迎合顧客口味,在保留原汁原味的香港特色之餘,也會加進當地的文化元素。不過,說到實際時間表,則要等當地的經濟有所改善,以及找到可靠的合作夥伴才可望成事。」
中小企為求「省靚招牌」,都會在市場推廣下苦功,務求製造回響,住好啲的宣傳招數之一就是「博出位」,楊志超稱:「開業初期根本負擔不起昂貴的廣告費,但只要設計一件『出位』的產品,很容易引起社會注意,更加可以樹立起品牌形象,消費者一看便知是住好啲的產品。」該公司的出位之作,非一件印有三合會組織名稱的T恤莫屬,○七年一度上報章頭條,而○四年推出印有「delay no more」字樣的產品,亦引起不少討論聲音。
該公司另一宣傳招數,是與其他品牌合作推出產品(crossover),「品牌合作可以為雙方注入新活力,對方的粉絲會更認識我們的品牌,這類產品的銷售成績一直不錯,至今我們與約30個品牌合作過,是個雙贏的宣傳策略。」他續指合作夥伴最重要是「傾得埋」,雙方都認同各自的品牌形象,不論是甚麼類型的品牌都有合作空間。
為開拓不同客路,住好啲的產品類型多元,包括大型家具、服飾及生活家品等。在眾多產品之中,楊志超表示店內的T恤及小飾物最暢銷,「始終大型家具較耐用,顧客會用上一段長時間才更換;相反,T恤及小飾物等可以吸引他們多次消費,所以銷量更勝一籌。為了帶給顧客新鮮感,我們需要不停推出新設計,即使有些款式賣斷市,亦不會翻造,寧願再出新貨。」
店內林林總總的產品,全出自楊志超的手筆,他笑言自己十四歲留學英國,其後十五年都居於該國,屬「半唐番」,所以對中西合璧的香港文化深感興趣,「生活帶給我很多創作靈感,我對創作亦非常熱情,會好努力去做。雖然在英國唸的是建築,但對現時設計也有幫助,都是着重線條及實用性。」
楊志超生於大富之家,母親雷覺雲是九巴創辦人雷瑞德的女兒,他坦言慶幸得到家庭的支持,才可將自己的理念實踐,推廣香港文化,「不論是心理上或經濟上,家人對我做生意一直都很支持。始終做設計不是盤賺大錢的生意,設計出來的產品能夠『維皮』已經值得高興。」
既是設計專才,打理生意又有沒有困難呢?他指一班志同道合的好員工幫了很大忙,「最重要的是妥善安排工作,讓員工做得開心,他們自然會替公司出力。」他更常會親自「落店」與前線員工溝通,鼓勵他們表達意見。
想起當初建立品牌,他指全靠一腔弘揚香港地道文化的熱誠,最想做到的是當人講起香港,就能想起住好啲,「放眼國際,許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品牌,但我覺得香港缺乏以『本土文化』作為賣點的品牌。」
他續指:「其實香港文化從語言、傳統節日等都充滿特色,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希望能夠讓大眾透過住好啲的產品,多加認識香港。」
成立年份:1996
分店數目:香港八間、新加坡一間
產品特色:將本土文化融入產品設計
經營策略:拓展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