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操盤人要冷血

有人認為,投資在二級市場是與自己競賽的生涯:一日有金融市場,只要有無比信心,有落場「大智慧」,便可在金錢遊戲中打滾。

個人投資最難的事情,是要100%承擔所有買賣決定,除了專注數字變化,亦必須有很好的心理質素才或可成功。當你以為「資金曲線」(Equity Curve)已邁進到某一領域,已滾大了的資金曲線,又可以由一兩條做錯的大trade打回原形,跌入贏少賠多的輪迴宿命。

不與任何資產談戀愛

在過去二十二年的操作生涯,最初以北美、再延伸至環球長短倉(Global Long/Short)為主打,到近年進入了家族資產投資領域,我更加體會到,不可以和任何一種資產類別(Asset Class)談戀愛,而在股票市場的領域,很多時更要「冷血」地對待。

當一隻股票的PE與Beta愈來愈不合理,再「長」這股票時,是否要買保險作對沖?很多時候,我或會考慮善用期權的特性,去減低手持正股的風險。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never say never」,當你認為某些股票已跌到某些價位,從而反映到「合理」市值時,你想做「長」的股票,可以是低處未算低,資金曲線不斷向下,操盤人已毫無翻身機會!

我還是以北美股票及外國市場用ADR上北美板的股票為操作根基,最集中的操作,當然落在美洲東岸時間的交易時段。在剛過去兩周,大部分時間在北美東岸,也有機會和當地人詳談不同話題。

此時此地,我深深體會到,在QE3效應下,資產泡沫雖急速形成,不少人仍然沒有忘記○八年金融海嘯延伸至現在的深刻教訓,普通人的投資也變得更為踏實,不少投資者也只是靜觀其變,不會有「大動作」。

在此,也要為一些「龍頭主力股」作短評。今年五月十八日才上市的facebook(上市代號:FB),上市當天最高市值為1,040億美元,現市值為約445億美元,facebook在投資的領域來看,熱潮或已過,在更踏實的年代,也難再輕易找到股票只漲不跌的神話。

順勢而行不預設立場

股票上升的法則,很多時也離不開一大道理:長期股票增長,是因盈利有所改善,收入增加所致。

每年最重要的美股業績報告是在第四季。三隻龍頭主力科技公司的業績公布如下:Google(十月十日),Apple(十月十五日),及facebook(十月二十三日)。

在操作領域,要做到「順勢而行、長短均可」,在盤路上就不可能預設立場,較成功的操盤人,也必了解箇中精義所在!

最後,讓我在此哲理一點去談「交易之道」,市場真的沒有一天是Typical Day,萬事萬物也是不停在變,操作以外,所有事情也沒有不變的硬道理。在最關鍵之時倒數,更要做到有效的風險管理。某些時候,必須放膽去「操」,但要留有餘力(即有效資金管理);同樣地,有時最佳的投資便是「不投資」!

錢志健

資深對沖基金經理,投資經驗逾20年,曾任全球最大型倫敦上市對沖基金地區主管,目前為一家族資產公司董事局成員,活躍於流動與非流動策略,以環球長短倉為主打,並曾撰寫數本金融著作。他於○六年組織哈利車隊 Ride 4 Hope,盼望在金融以外做有意義的事情,作另類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