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難谷恐押後轉型

國務院一再公開表示,今年經濟政策重心為提振本土內需,以減少經濟對出口及投資的依賴。中央政治局亦於七月指,下半年要把擴大內需作為重要的戰略基點。惟觀乎近期內需股表現,以及發改委稱,下半年須把「穩增長」放於更重要的位置,市場正憂慮內需會否扶不起來。有分析師直言,經濟結構重組的步伐恐怕須延遲。

零售實銷僅升12%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七月份內地社會零售銷售按年增長為13.1%,較早前彭博社分析員調查之中位數13.5%為低,屬過去四個月內第三度低於經濟師預期。若扣除通脹因素,六月及七月之零售實銷,分別只增長12.1%及12.2%。

龍頭企業多不濟

觀乎各行各業龍頭公司表現,從服裝以至電器,無不透析出端倪,顯示零售市道較預期為差。李寧(02331)上半年關閉1,200間分店,純利插85%,甚至預期全年將見紅;百盛(03368)上半年同店銷售增長僅得2.9%,遠低於GDP增幅;國美(00493)發盈警稱由於銷售下跌,上半年將錄虧蝕;安莉芳(01388)指上半年整體銷售增速放緩,並淨減少57個網點。瑞穗證券亞洲分析員沈建光質疑,隨着出口形勢脆弱,投資額度下降,若連鎖效應下引發企業減產或裁員,試問內需如何保持增長?

隨着為數不少的中資企業宣布利潤減少甚至錄得虧蝕,股價走勢普遍疲弱,反過來又影響消費力度。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當消費主要取決於收入,而工資隨着企業盈利減少而下跌,房地產或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又以虧損佔大多數時,居民可用收入可謂捉襟見肘。他並預期,內需增長緩慢的困境至少持續多一至兩個月,至第四季才可能出現較大反彈。

勢恢復投資拉動

自七月以來,各地爭相投資刺激規劃,涉資以萬億元人民幣計算,大有重返政府主導以投資刺激增長之勢;溫總又於八月份南下講話,及提出了五項推動出口之穩定經濟增長措施。拉動經濟的「三大引擎」中,刺激投資及出口政策紛紛出台,令市場懷疑中央決心轉軚,重走○八年舊路。發改委昨日就表示,把「穩增長」放於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瑞銀經濟學家王濤稱,若穩增長重新成為首要目標,結構重組的步伐只能推遲。惟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朱海斌大唱反調,指相對投資及出口,內需最為穩定,亦更應該成為「穩增長」的主力。

正值內需不明朗之際,瑞信發表研究報告,預期一一至一五年間,銷售增長動力會較○七年至一一年更低,故建議投資於增長前景下跌較小,以及較有議價能力以保持毛利率之產業,具體選擇包括電訊股中移(00941)及聯通(00762);資訊科技股聯想(00992)及瑞聲科技(02018);互聯網股騰訊(00700)及新浪網;消費類股百麗(01880)、恒安(01044)及旺旺(00151);以及航空股國航(00753)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