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之一的印度,過去幾年予人的印象是欣欣向榮,前途無可限量,被投資界捧為新興市場明星。可是自去年中開始,印度經濟急轉直下,增長放緩,通脹高企,當地貨幣盧比的匯價一落千丈,兌美元屢創新低。評級機構標普及惠譽已把印度的前景列為「負面」,只有穆迪把評級維持穩定,有基金經理甚至形容印度將成為亞洲版希臘,十足從天堂掉進地獄。
為了應付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印度央行昨天終於出招,宣布大舉放寬外商投資限制,把外商投資印度政府債券的上限提高五十億美元,至最多二百億美元;從海外借入商業貸款的上限,提高一百億美元,至最多四百億美元。此外,更容許外國主權財富基金及國際金融組織,買入政府債券。這些措施顯然是要阻止資金流走,托起盧比匯價,可惜市場不領情,紛紛表示失望。
究竟印度出了甚麼問題,不得不出手挽救信心呢?從各種經濟數據可見,印度現在真的是「瓣瓣唔掂」,經濟增長減速、工業生產走下坡,通脹不受控制、貿易及經常帳赤字均在上升。盧比匯價不斷向下,只是投資者對各種問題的綜合反映,不難明白為何市場會冷對央行的舉動,因為放寬外資投資國債,只能稍為抵銷部分經常帳赤字,沒有觸及如何刺激經濟這個核心問題。
當然,印度大可把經濟困局歸咎於環球不景氣,但不足以全部解釋經濟逆轉為何會這麼快和突然。事實上,外部因素只是催化劑,內部因素才是致命傷,包括幾方面。首先,中央政府無能及混亂,導致施政癱瘓;其次,基礎設施和市場改革陷入樽頸,未能滿足需要之餘更變成發展障礙;第三,貪污嚴重導致投資停滯;第四,貧富懸殊更趨惡化。
過去幾年,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趨之若鶩,熱錢蜂擁流入,表面上一片好景,把很多結構性問題掩蓋。當投資熱情不復當年勇,而結構問題又互相交纏,便變成動彈不得。在經濟快速放緩時,央行理應重手減息,但通脹高企便不敢減得太多,以免民怨更加沸騰。在外資不斷流入時,資本帳盈餘足以抵銷經常帳赤字,當資金減退,赤字便迅速令信心動搖。
正如股神巴菲特說,水退時便知道誰在裸泳,印度是否有條件成為經濟大國,是不無疑問的。無論當地或國際專家,開出的藥方大同小異,就是必須推動政治及經濟改革、提升市場效率、打擊貪污及多照顧弱勢群體,才能突破發展樽頸。其中又以解決施政癱瘓為當務之急,政府官員不應滿足於熱錢帶來的幻象而變得不作為,正是印度經濟困局揭示的普世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