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新版量寬 金融危機添憂

內地經濟拚搏多年,無疑取得一定成績,成為當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惜縱使表面看來風光,骨子裏始終擺脫不了由政策話事的經濟主軸,市場無法發揮應有作用。在經濟趨熱的時候如是,在經濟趨冷的時候亦如是。

近期公布的多項宏觀經濟數據欠佳,出口增長大幅放緩,新增貸款顯著萎縮,預示內地經濟收縮程度比想像中更嚴重,觸動中央官員的神經,手上的政策大鞭再次抽動,中央一聲號令「穩經濟」,宏調政策立即由緊變寬。

對於這一輪振興經濟的政策改變,中央官員雖然沒有大鑼大鼓公告天下,但只要留心觀察,不難發現新政策的配套已陸續出場。例如發改委審批投資項目速度加快,內地大型銀行放貸規模大玩變臉戲法,由黑臉變紅臉,有個別銀行在短短一星期新批的放貸額達四百億元(人民幣‧下同)。

金融機構放貸行動由「慢郎中」變回「急驚風」,顯然是緊跟中央政策的步伐。回顧最近兩個月,內地貸款額持續下降,市場本來以為今年全年的貸款額約為七萬億元,遠低於中央定下的八萬億至八萬五千億元目標。不過五月份還未完全過去,金融機構已經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是否行得過急,走過了頭,形成另一個問題,必須密切留意。

鑑於外圍經濟極度不明朗,內地經濟放緩速度加劇,中央官員勒令尚未竟全功的宏調政策退場,本來無可厚非,市場對此的初步反應亦多表歡迎,但也不無隱憂。主要考慮到上次「四萬億」的首輪刺激經濟政策,有放水過多之嫌,引起內地經濟其後衍生不同程度的經濟泡沫,地方政府問題貸款此起彼落,反映對市場慣於指手畫腳的官員,絕非英明神武,錯判的機會率其實不低。

到底這一輪中國版的量寬政策需要「量」多少,需要「寬」多少,恐怕即使內地財金官員也沒法說得準,因為最大的不明朗因素在外圍市場,中國只能被動招架。如果歐洲債務危機出現最壞情況,意即希臘出現債務違約、被迫脫離歐元區,並引起連鎖反應,其他歐豬國家債務問題相繼爆煲,歐元區解體,衝擊規模實難以估計。

問題是四年前急就章推出的「四萬億」救市政策,後遺症尚未處理好,新一輪刺激按鈕又要趕着啟動,過量信貸及固定投資所引起的問題,勢必無了期延續下去。量寬政策並非無毒療方,和歐美市場一樣,內地為了穩定經濟的短期目標,勢必承受經濟長遠基礎受損的沉重代價。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